背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并且指出形成区域间相互促进、优势互补的互动机制,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东西差距不容忽视
记者: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协调成为中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制约因素,所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把区域协调发展作为一个战略目标提上议事日程。那么,中西部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在哪里呢?
许克敏:现阶段我国地区间特别是东、西部发展差距突出。受历史、科技、区位、人力资源等方面的限制,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更多,需要付出的努力更大,对中国经济快速增长成果分享得相对更少。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经济增长的内生性基础增强,生产要素向优势地区流动的聚集效应更趋明显,因此,在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我国东西部发展的差距还可能进一步拉大,这种现象是令人担忧的。
刘新乐: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升,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城乡面貌发生显著变化,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有了较大改善。但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西部地区也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较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仍未得到根本性转变;资源消耗过大,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循环经济发展进程缓慢,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产业结构单一,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不高,可持续发展缺乏特色产业支撑体系等等。
西部最需要人才、资金和技术
记者:如果说区域发展的总体布局是从空间上作出的战略部署,那么“形成区域间相互促进、优势互补的互动机制”则是为落实这一战略作出的制度性安排。为此,《建议》明确指出健全“市场、合作、互助、扶持”四种机制来进行细化。在这四种机制中,对中西部而言,最渴望建立的是哪一种呢?
许克敏:说心里话,这些年,东部地区的帮扶对中西部发展确实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比如,上海和云南是对口支援单位,双方的互助机制就做得很实。但我感觉投资几百万建几个希望小学,解决的还是表面问题。现在西部最缺的是人才、资金和技术。现在讲健全互动机制,能不能让东部的知识分子、技术精英、经济管理干部来西部工作一段时间,不用一辈子,三五年就行。结合中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同样能做出一番事业来。
刘新乐:我同意许委员的观点,东中西部要协调发展,必须建立互动机制,在市场调节的基础上,找到双方的共赢点。中西部要发展,但是不能走东部的老路,东部不能把市场已淘汰的、重污染项目转移到中西部来。“十一五”期间,西部地区必须高度重视资源的综合利用,加速资源优势转化,争取以最小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大力培育和引进资源精深加工型企业,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产品附加值,变资源输出型为产品输出型,实现集约型发展方式。东部的优势是人才、资金,这是中西部的软肋。如果东部能够带着人才、资金、项目到中西部来,是符合双方利益要求的。
政府调节很重要
记者:互动机制主要是围绕共同富裕目标来建立的,强调了政府在区域协调发展中的职责。也就是说,除了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外,政府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过程中,是否要加大调节力度呢?
刘新乐:西部地区的快速发展,既需要自身长期不懈的努力,也需要东部发达地区的帮助和支持,更需要国家在宏观政策上的指导与支持。建议政府制定民族地区资源开发的补偿政策。以“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为标志的五大西部开发工程,将西部的资源低价输送到中东部地区。但根据目前财税体制,大部分税收被资源利用地拿走,资源输出地留下较少,不利于促进西部资源的集约开发利用。建议调整现有财税政策,适当照顾资源输出地的利益,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的分配比例。同时建立资源输出财政补偿机制,对主要资源输出地区给予一定转移支付,专项用于这些地区的资源综合利用。
许克敏:目前政府在制定产业政策和实施宏观调控时,较多地侧重于强调政策的统一性和标准的一致性,使加快西部发展的战略思想难以得到全面的执行和落实。财政、货币、税收等宏观经济政策是高度统一的,国家产业政策也主要是从全局出发,规定全国不同产业发展和支持方向,不能充分体现不同地区的发展特点、发展实际和发展要求。西部地区经济建设普遍起步较晚,必须要经历一个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过程,和沿海发达省份相比,目前西部在经济基础和技术水平方面的差距较大,执行国家统一的产业政策,客观上对西部限制更多,使西部欠发达省份有限的发展空间更为狭小。建议有关部门专门制定体现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实际和特性的区域产业政策,以及相关的经济技术标准;在制定和实施国家统一的产业政策时,更加突出分类指导和区别对待的原则,标准和尺度不应与东部“一视同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