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界声音———大把地花国家的科研经费,却不是静下心来搞研究,篡文章成风,实在是可悲极了。长此以往,将影响我们建设创新型国家。
———学术风气是公共伦理的晴雨表。不良学术风气是社会转型时期诚信力下降、公共伦理迷茫的反映。
———学风建设应走在社会风气好转的前面,对改良社会风气起到带动作用。建立科学的学术评价机制、监督机制和学术规范、学术道德建设同样重要。
不良学术风气令人担忧白钢委员:现在有些人在学术上的急功近利几乎到了大跃进的程度,有些专家教授一年都能在所谓的核心期刊上发表四五篇论文,还有人一年出好几本书,还都叫“著”,虚火、浮躁相当厉害。真正的学者必须坐下来,认认真真地读自己领域里的权威著述,国内的、国外的都要读,站在别人的肩膀上,按既定的学术规范将已有的理论往前推进一步,这才叫研究,否则研究太容易了。有的人找一堆别人发过的文章,很快攒一篇新的文章,引用的观点是谁最先提出来的?科学性在哪里?论据能否站住脚?都不去考查,还美其名曰“整合”,实在是荒唐、可悲。还有些有留学背景或者是外语能力强的学者,将外国文献中的观点用自己的语言写出来就成自己的了,这实际上就是剽窃!这种不良学术风气的蔓延,将影响人们对社会风气的判断,逐渐腐蚀人们创新的积极性,长此以往,势必影响我们建设创新型国家。
不科学的评价机制烧旺虚火
黄梅委员:量化管理产生了积极成效,但也产生了不良后果。如考核过于频繁,且过度量化当前在一些科研院所,经济收入和量化考核挂钩到了夸张的地步。因为科研成果的发表关乎当事人和单位的学术地位、名气、补贴,发表在一些人眼中成了投资行为。于是乎,出现拼凑、剽窃文章、找关系买版面之类的事儿就不足为怪了。有的地方甚至提供从论文撰写到发表有一条龙服务。核心期刊制度作为量化考核的手段,导致了不少学术腐败行为,实际上这一做法存在很大的片面性。确定核心期刊主要是看其主办单位的规格和影响,本身就有一定的盲目性。主办单位级别并不必然决定其水平,另外,把进入外国数据库作为评判论文水平的标志,也值得考量、重新审视。
改善学术风气是系统工程王名委员:不良学术风气的出现归根结底是社会风气的转变。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诚信力普遍下降,要求学者都要讲诚信,扎实做学问也有难度。学术评价体系存在问题可以修正,但如果没有标准和准入,显然也是不行的。推进学术风气的好转,修订、完善学术评价体系十分必要,但还要进行学术规范建设、科研人员自身素质教育和监督机制建设。目前,学术伦理、道德缺乏底线,没有明确的学术道德规范,当然也缺乏对专家、学者、教授基本伦理素质教育,比如,在科学研究中什么样的事情绝对不能做,没有进行强制教育。监督机制包括三个层面,一个是行业自律,比如日本就成立教师伦理委员会,制定伦理最低标准;一个是政府部门的行政监督,提出基本的准则,如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最后是社会监督,比如媒体监督。行业自律和行政监督应该先行,因为社会监督成本高,一旦媒体曝光,公众谴责的往往是整个行业。教育、医疗、科研提供公共产品,惠及千万人,也可以危机千万人,影响整个社会。从业人员基本素质相对较高,只要提出明确的要求,搞好制度建设,改进和提高作风会容易些。建议全社会从医德、师德和学术风气抓起,推动社会风气的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