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彩app哪个是正规的

图片

中国两会引广泛关注 全球专家评议中国经济热点

2011-03-08

 

    新华社北京3月8日电 正在召开的中国两会在国内外经济界引起广泛关注,多名经济学家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就中国“十二五”规划、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内需、发展新兴产业、抑制通胀压力等中国经济热点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

    规划落实看细节

    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经济部主任约兰达·费尔南德斯·洛门:考虑到改革的深度、复杂性以及所面临的挑战,“十二五”规划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我非常期待“十二五”规划的实施,尤其关注财政体制、社保体系、服务业、促进收入公平机制等领域的改革措施。

    日中经济协会理事长清川佑二:温家宝总理明确提出经济发展要注重质量,而不是数量,“十二五”时期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是年均7%。如果这些提法和举措能得到有效实施,中国的经济增长新战略能给包括日本在内的诸多国家带来良好影响。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副所长安德烈·奥斯特洛夫斯基:我想更清楚地知道,中国为实现粗放型向集约型增长作出了什么具体规划。

    英国资本经济学会马克·威廉姆斯:虽然我们已经知道了新五年计划的大体纲要,但大家都在关心具体执行细节的出台。我认为新计划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是中国在增加内需与减少出口依赖之间的平衡,我们非常希望知道关于这一问题明确的细节。

    美国耶鲁大学金融经济教授陈志武:中小企业是就业的主力军,希望两会能推动保障民营企业的立法和政策,推动实质性的减税举措。在个人方面,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在企业方面,通过新立法和行政手段,降低中小企业的纳税负担。

    墨西哥参议院亚太委员会主席希门内斯:我比较关心医疗、收入增长、住房以及地区发展平衡问题。

    英国牛津大学全球经济管理项目主任恩盖尔·伍德:我认为可以预见的最大变化是有关“中国制造”的转变。随着中国重视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产业结构,中国正在逐渐改变“中国制造”上下游环节中的每一个元素。未来几年,“中国制造”大有可为。

    经济平衡看消费

    美国前商务部副部长罗伯特·夏皮罗:中国仍属于发展中国家而不是发达国家,中国应建立现代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在医疗保障和养老保险制度等方面做出努力。

    威廉姆斯:中国需要扩大内需,这不仅影响到中国消费者,也影响到欧洲和美国。因为目前欧美经济并不景气,中国如能成功找到使经济平衡发展的方式,对欧美也将有所帮助。反之,如果中国经济在未来五年里没有找到内需和外需之间的平衡之道,欧美贸易保护主义将抬头。

    洛门: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增长实际上大部分源于内需。但问题在于,中国的内需结构中,投资尤其是公共投资所占比例偏大,消费所占比例偏小。针对消费不足这一制约经济发展的因素,“十二五”规划推出一系列举措,包括提高工资收入、强化社会保障体系等,落实“十二五”规划能够提升消费在内需中所占比重。

    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经济学家塞尔希奥·马丁内兹·里维拉:扩大内需是中国今后一段时期经济政策的核心内容。目前中国政府采取了很多办法来刺激内需,鼓励农民以及中低收入者消费,这些政策是非常正确和积极的,值得墨西哥借鉴。

    中国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钢:扩大内需已成为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的首要任务,关键是要找准内需空间,有的放矢。在开局之年(2011年)乃至今后五年,要锁定这些目标,花更大力气真正实现经济的转型升级。

    新兴产业看绿色

    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国际经济部主任乌里·达杜什:中国在一些新产业,如新能源等领域有后发优势。目前中国在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领域的投资已经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但在新能源产品的应用和整体产业链的建设上还需要加强。

    奥斯特洛夫斯基:尽管创新产业投资风险很大,但由于政府采取借贷和税收优惠等鼓励政策,为投资者创造了很多便利条件。不过,中国目前的自主研发能力还比较欠缺。

    洛门:中国提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正确决定。在这方面,中国需要保障研发领域和人才培养方面的投资,以实现技术与人才的匹配。

    里维拉:中国有条件和能力来发展不同领域的新技术和新能源。发展高新技术要讲求新技术所产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中国决心尝试用新能源、新技术来代替传统能源和传统技术,所产生的效益和成果既有利于中国发展,同时也会对全世界技术革新作出贡献。

    希门内斯:中国在发展新兴产业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在研发同时,中国也成为世界上重要的新兴产业产品出口国,这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中国新兴产业的国际贸易往来也越来越多。中国在信息技术方面取得了巨大发展,堪称“中国奇迹”。墨西哥已经把中国视为重要的投资目的地和合作伙伴。

    胡鞍钢:“十二五”规划首次以绿色发展为主题,更加凸显绿色发展指标,是真正意义上的“绿色发展规划”,标志着中国进入“绿色发展时代”,完全有能力成为绿色工业革命的引领者。中国巨大的国内市场以及巨大的投资需求将会刺激低碳技术的迅猛发展,未来必将继续在全球绿色能源投资中发挥重要作用。

    宏观调控遏通胀

    奥斯特洛夫斯基:目前,通货膨胀加剧是很多国家需要应对的问题,中国也面临物价上涨的压力。近来,中国数次加息抑制通胀持续走高和银行信贷过度扩张,并采取保证供给、打击投机等多种措施抑制关系民生的食品价格过快上涨,取得了一定积极效果。在实现经济稳定增长和管理通胀预期方面,中国的宏观调控显得比较有效。

    日本野村资本市场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关志雄:中国央行连续加息和提高准备金率,收缩银根的力度在主要国家中是最高的。中国经济增长率自2010年一季度达到11.9%的高点以来,增速开始回落。考虑到消费价格总水平(CPI)的连动趋势一般滞后于经济增长三个季度,预计CPI将迎来回落的拐点。

    洛门:保增长和抗通胀的两难选择是经济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中国政府正努力在这两者间寻找正确的平衡点,表现得既谨慎又坚决。调整货币政策产生的校正效应需要时间。因此,亚行认为,中国收紧货币政策的效果将于今年下半年开始显现。亚行初步估计,经货币政策校正,中国2011年全年平均通胀率可能大致位于4%到5%之间。

    中国清华大学教授李稻葵:“十二五”开局之年的宏观调控政策指向,就是要着力熨平经济波动,保持平稳发展势头。新年伊始,从货币政策操作到房地产调控再到稳定农产品价格,一系列政策措施密集出台。随着政策效应的释放,物价上涨会呈前高后低走势,预期全年不会出现明显通胀。(执笔记者:李洁,参与记者:刘鹏、冯武勇、王亚宏、张欣、刘恺、刘丽娜、陈瑶、陈寅、郭倩、金旼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