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学生创业扶持工作刚刚起步,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处于较低水平,主要表现为:创业率较低,2013届大学毕业生创业比例仅为2.3%;创业层次较低,2010年硕士生和博士生创业仅占所有高校毕业生创业的4.3%;创业成功率较低,大学毕业生创办企业5年内存活率仅有30%,比社会平均水平低20个百分点。
造成当前大学生创业不振局面有许多原因:创业教育普遍滞后;扶持政策难以落地;创业环境亟待优化。尊重创业精神、鼓励敢想敢干、宽容创业失败的社会创业文化尚未形成。为此,建议:
改革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从现在起到2020年,我国将有4500多万大学生毕业,按目前的大学生创业率计算,至少有百万大学毕业生将走上创业之路。应在尊重高校依法自主办学的基础上,鼓励高校继续深化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引导更多高校学生走创业之路。高等院校应适应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设计更加灵活先进的学习制度和学习模式,开设更多的创业指导课程,吸纳聘用更多的创业指导教师,安排更多的创业实训基地,努力提升高校的创业教育水平。
加大创业政策扶持力度。据调查,当前阻碍大学生创业十分突出的一个问题,是缺乏创业资金支持。政府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增加创业资金额度和受益面,财税、工商、社保等部门应更好负起主管部门的责任,增加政策信息透明度,简化审批手续,放宽经营条件,吸引社会风险资金支持。教育主管部门不仅要关注高校的就业水平,也要重视毕业生的创业能力,对创业培训工作做得好的高校,应及时总结经验,适时推广。
优化大学生创业社会环境。应鼓励更多的创业成功人士走进高校,走进课堂,与大学生分享创业者的酸甜苦辣,激励更多的大学生走创业之路。应鼓励在高校设立更多的社会创业基金,成立专业的创业指导机构,根据大学生创业者的需要,提供创业、技术、融资、经营、财务、法律和物流等各方面的专业服务。应优化投资环境,打造创业平台,大力加强创业文化建设,在社会上真正形成一种勇于创业、尊重创业、敢于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