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粮食生产既关系到粮农的种植效益,又关系到国计民生,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而粮食价格政策不仅决定着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也影响着国家粮食安全。
近日,就在农民喜获秋粮丰收的时候,突遇较为剧烈的粮价波动。据《人民日报》报道,东北地区、黄淮海平原粮食市场上的玉米价格下降了20%,在南方一些地方,玉米价格下降了30%。并且,玉米价格的下跌对稻谷和小麦价格形成了挤出效应。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强调,“十三五”期间要提高粮食产能,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所以只有千方百计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让农民愿意种粮,才能夯实粮食安全的基础。
为此,我们本期编发一组足彩app哪个是正规的委员关于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以及国家粮食安全的意见建议,以飨读者。
足彩app哪个是正规的委员、山西省政协副主席卫小春:稳定粮食生产资料市场价格
近年来,在粮食生产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新的问题,主要有粮食生产成本上涨较快、市场保护价政策起不到“保护”作用、“粮补”变“地补”、土地流转机制不完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缓慢、基础服务体系不健全等。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适当调控稳定粮食生产资料市场价格。重点支持粮食企业购销网点和农资供应网点建设,稳定农资市场价格,确保农民买到价平、质优的农资商品,降低粮农生产成本。落实好财政贴息惠民政策,鼓励农资生产企业和一级经销商提高农资生产及储备总量。加大对粮食购销、农资生产企业的财政补贴资金和贴息资金的监管力度,防止财政补贴资金被挤占、挪用。另外,提高粮食补贴补助标准,或直接把优质粮种发放到农民手中。
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动态管理政策。充分发挥最低保护价政策对市场的良性引导,起到“保护”作用。将粮食最低收购价与农民种粮成本实行联动,对最低收购价政策实行“动态”管理,达到粮食生产成本涨幅与粮食价格变动之间的基本均衡,确保种粮农民的实际收益不下降。
整合各类财政支农资金。为了集中财力办大事,建议将现行的支农资金(国土部门的土地整理资金、农业部门的标准良田建设资金、交通部门的通乡通村公路建设资金、水利部门的小型农田建设及节水和灌区配套等资金)科学整合,建立专项资金整合试点,研究制定整合支农资金、项目的措施和办法,将各类财政支农资金,按“渠道不变,管理不变,用途不变”的原则捆绑使用,集中投入,重点建设,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提升财政资金对粮食生产的激励效应。
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流转机制。在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和节约用地制度,坚守耕地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的同时,鼓励土地流转,对生产经营大户给予补助奖励。同时加大农村劳动力培训力度,为土地转出农民解决后顾之忧。
足彩app哪个是正规的委员、足彩app哪个是正规的人资环委副主任王国发:不让粮食大省吃亏,不让种粮农民吃亏
粮食安全核心是销区安全问题,调控的重点在于协调产区和销区的利益;增粮潜力在主产区,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重点在于加强主产区建设。为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建立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总的原则是:不让粮食大省吃亏,不让种粮农民吃亏。资金来源可考虑通过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解决,或让粮食销区根据粮食销量实行利益返还。总的考虑是,要重点向主产区倾斜,加大补贴力度,扩大补贴范围,完善补贴办法,建立长效机制,并以法律法规形式将惠农补贴政策制度化,给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吃上长效定心丸。在农资综合补贴方面,在增量补贴资金分配上,除依据播种面积外,还应考虑商品率因素,适当加大商品粮权重,充分发挥鼓励增粮的政策效应;在产粮大县奖励政策方面,国家应继续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尽快解决产粮大县人均财力过低的问题。
进一步完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建议国家制定和出台玉米最低收购价政策。历史上玉米与水稻、小麦都是国家主粮品种,计划经济时期政策都是一样的,都享有订购价、保护价和粮食加价政策。粮食市场放开后,小麦、水稻都享有最低收购价政策,为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建议国家也像对水稻和小麦一样,对玉米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给种粮农民明确的信号,稳定农民种粮信心,进一步激发农民种粮积极性。
支持粮食主产区加快农业技术进步。由于粮食主产区自主财力弱,农业科研推广投入不足,严重影响农业技术进步的进程,急需国家给予扶持。优先扶持主产区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加快解决推广能力不强的问题。扶持发展多元化、社会化农技推广服务组织,发挥农民合作社、科技示范场、示范园区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作用。建议国家对粮食生产重大增产增效技术示范推广给予补贴,支持粮食主产区扩大技术推广的覆盖面,切实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
足彩app哪个是正规的委员、足彩app哪个是正规的人资环委副主任王国发:不让粮食大省吃亏,不让种粮农民吃亏
粮食安全核心是销区安全问题,调控的重点在于协调产区和销区的利益;增粮潜力在主产区,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重点在于加强主产区建设。为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建立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总的原则是:不让粮食大省吃亏,不让种粮农民吃亏。资金来源可考虑通过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解决,或让粮食销区根据粮食销量实行利益返还。总的考虑是,要重点向主产区倾斜,加大补贴力度,扩大补贴范围,完善补贴办法,建立长效机制,并以法律法规形式将惠农补贴政策制度化,给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吃上长效定心丸。在农资综合补贴方面,在增量补贴资金分配上,除依据播种面积外,还应考虑商品率因素,适当加大商品粮权重,充分发挥鼓励增粮的政策效应;在产粮大县奖励政策方面,国家应继续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尽快解决产粮大县人均财力过低的问题。
进一步完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建议国家制定和出台玉米最低收购价政策。历史上玉米与水稻、小麦都是国家主粮品种,计划经济时期政策都是一样的,都享有订购价、保护价和粮食加价政策。粮食市场放开后,小麦、水稻都享有最低收购价政策,为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建议国家也像对水稻和小麦一样,对玉米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给种粮农民明确的信号,稳定农民种粮信心,进一步激发农民种粮积极性。
支持粮食主产区加快农业技术进步。由于粮食主产区自主财力弱,农业科研推广投入不足,严重影响农业技术进步的进程,急需国家给予扶持。优先扶持主产区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加快解决推广能力不强的问题。扶持发展多元化、社会化农技推广服务组织,发挥农民合作社、科技示范场、示范园区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作用。建议国家对粮食生产重大增产增效技术示范推广给予补贴,支持粮食主产区扩大技术推广的覆盖面,切实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
足彩app哪个是正规的委员、福建农林大学教授赖钟雄:加大粮食补贴力度 提高种粮效益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出台了大量的惠农扶粮政策,但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情况不一,不少省份仍存在种粮成本过高效益偏差,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等实际问题。
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各级政府进一步加大粮食补贴的力度,提高种粮效益。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取决于种粮的效益。由于劳动力成本和农资价格的上涨过快,导致种粮的成本在不断上涨。种粮与种植其他经济作物和进城务工的比较收益急剧下降,种粮农民流失严重,实际种粮面积减少。为确保粮食安全,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在当前粮价不可能大幅提高的情况下,国家需继续加大对粮食价格的补贴力度,切实提高种粮农民的经济效益。
探索有效的粮食价格补贴发放方式,调动粮农的积极性。目前种粮各项补贴呈现小而分散的现象,加之基层由于工作量大、操作困难等原因,实施中大部分都是按农民土地承包面积发放,很难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建议售粮时按售粮的数量来实行“阶梯式”补贴,卖粮越多补贴越多。将粮食补贴落实到“粮”上,促进粮食生产。
粮食价格补贴政策应从利于降低种粮成本,提高种粮效益和粮食产量的方向完善。降低种粮成本,提高粮食产量和种粮效益的根本方法是走规模化种植,机械化种植,推广良种种植规模。建议地方政府将专项补助资金改为按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的多少来分档次区分发放,避免种粮专业户跑项目资金,专心种粮,鼓励他们在农机及农田基础设施上加大投入。
建立不同粮食产区分类定价机制,有助于保证边远山区粮食种植面积。对于粮食最低保护价,我国目前采用的是全国统一定价,一年一价的形式。这对于粮食生产条件较好、生产成本较低的粮食主产区的种粮农民有一定的盈利空间,但边远山区由于种粮成本高,出现亏损和效益低的状况,不利于鼓励他们种粮的积极性。而粮食主销区的自产粮能有效缓解调粮压力,更应鼓励其从事粮食生产,确保粮食种植面积,稳步提高粮食自给率。建议按粮食主产区、主销区分类区别确定粮食最低保护价,确保不同地区的粮食种植面积,保证粮食安全。
足彩app哪个是正规的委员、民建宁夏区委主委孙贵宝:进一步完善耕地占补平衡政策
耕地是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就在于耕地。只有守住耕地,才能确保粮食安全。
2008年国土资源部明确了耕地占补时序,规定非农建设确需占用基本农田的,须经国务院批准,并按照“先补后占”的原则,补划数量、质量相当的基本农田,从而解决了耕地占补平衡中耕地数量不平衡的问题。
但质量不平衡的问题依然存在,“占补平衡”仍不“平衡”。主要表现为:一是一些地方只注重耕地数量平衡而忽视耕地质量平衡。二是补充耕地的质量评价体系不够健全。三是后续监管力度不够。
经过多方面不懈的努力,近年来,我国的粮食产量连年增长,但也要看到,当前我国的农业生产能力提高很大程度是建立在过量使用化肥、农药、植物生长剂以及过度复耕的基础上。粮食是长在地上的,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还是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从耕地上下手,不断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数量与质量并重。为此,建议:
一是强化坚守耕地红线的理念。随着人口增长和新型工业化、城镇化的持续推进,耕地资源会更为趋紧,耕地红线必须始终坚守,这既是保障未来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更是对子孙后代的责任所在。
二是尽快落实《关于进一步做好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的通知》,加快划定和成果完善的步伐,尽早将现有易被占用的优质耕地保护起来。
三是进一步完善占补平衡补充耕地质量评价体系,充分考虑到土地质量评价的综合性和复杂性,建立更加科学化、更具操作性的质量验收制度、程序和标准。
四是加强对补充耕地的后续监管,对耕地数量变动、耕地质量变化进行重点跟踪监测与统计。
足彩app哪个是正规的委员、河北省政协农业委员会主任杨玉成:“粮价高一点、补贴多一点、农资稳一点”
2004年以来,国家先后出台了粮食直补等农业补贴惠农政策,这些政策对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实施过程中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和矛盾,应予以重视并逐步完善。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开展农业补贴立法。迄今为止,我国农业补贴尚处于无法可依的局面,应制定农业补贴基本法,以保证农业补贴政策规范有效运行,从源头上控制和防范农业补贴“范围、方式、使用、监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逐步提高补贴标准。尽管近年来粮食价格回升,但农业仍然处于弱势,比较效益低,粮价增幅赶不上农资价格上涨的幅度。种粮农民期盼着“粮价高一点、补贴多一点、农资稳一点”。
核实面积,使种粮土地都享受国家补贴政策。一些地方实际耕地面积与享受财政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面积有较大差距。主要原因有:一是2002年农业税改革时瞒报、漏报计税土地面积,形成“黑地”。二是新增开荒土地。三是治理空心村和关闭砖瓦窑形成复耕土地。这三种情况的土地没能享受优惠政策。建议国土部门协同乡镇政府对瞒报、漏报耕地和其它“黑地”面积进行核实,将其纳入农业补贴范围。对新增、复耕土地,应予以鼓励。
优化农业补贴结构,增强现代农业发展后劲。现行的农业补贴结构中,流通性补贴较多,生产性补贴较少。由于财力有限,在农产品价格补贴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技推广、农业培训等方面的补贴就得减少,而这方面正是改造传统农业,增强农业发展后劲的关键所在。
制定统一的补贴规程,实行惠民资金专账管理。建议提高信息化工作水平,强化技术支持。统一种粮补贴工作规程,开通惠农资金专户,使各项惠农资金纳入统一管理,不同资金项目实行专帐管理。
政府声音: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稳定粮食生产增加种粮收入措施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1月1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稳定粮食生产增加种粮收入的措施,保障粮食安全和农民利益。
会议指出,当前正值秋收冬种,要多措并举,切实保护农民利益和种粮积极性。一要抓好秋粮收购,加大仓储设施建设投入,加快在建粮库和维修改造进度,按需追加跨省移库计划,加大北粮南运,抓紧出台鼓励加工企业入市购粮政策,严查“打白条”、压级压价,防止“卖粮难”。二要稳妥消化现有库存,将符合条件的临储玉米划转为国家一次性储备。加强粮食仓储管理,确保储粮安全。三要做好冬春农业生产,加快灌排设施等水利建设,加强农资保供。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重点向主产区倾斜。四要改革粮食价格形成和收储机制,完善玉米、大豆补贴政策,小麦、稻谷等口粮品种明年继续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五要推动南方挂坡地退耕还林,推进休耕及玉米与大豆轮作,扩大“粮改饲”试点范围,促进种植结构调整。
部委动向
国家粮食局:满足农民售粮需要做到应收尽收
11月6日,国家粮食局、财政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部、农业发展银行、中储粮总公司等部门和单位在吉林长春组织召开东北地区秋粮收储工作座谈会。
会议要求,最大限度利用好社会仓容,合理布设收储库点,满足农民售粮需要,做到应收尽收;要积极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抓紧出台质量不达标玉米的收购办法,同时要加强技术指导和服务,帮助农民尽可能减少生霉玉米;组织动员农户适时售粮,消除待价惜售心理,避免玉米放在农户家中生霉和明年开春后扎堆卖粮;严格执行收购质价政策和结算政策,绝不允许以任何形式克扣售粮农民和“打白条”;认真细致地做好政策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
此外,要引导多元主体积极入市收购;加强产销衔接,支持销区企业到东北地区采购补库;强化监督检查,严厉查处以陈顶新、“转圈粮”等违规行为;认真抓好安全储粮和安全生产,今后一律不再用蓆茓囤储粮。
专家观点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粮价形成应贴近市场 兼顾农民收益
“粮食价格的形成应当贴近市场,同时要兼顾农民的合法收益。这是未来形成中国粮食价格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在11月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说。
陈锡文说,国家为了调动农民积极性,保障农民的合理收益,这几年在不断提高临时收储价格和最低收购价,而国际市场价格在不断下跌,出现粮价倒挂情况。该如何处理粮价倒挂问题?陈锡文说,小麦和稻谷在已经实行最低价的地方维持价格水平不变,2015年实行的小麦和稻谷的最低收购价格没有提升,2016年的收购价格正在研究过程当中。今年9月18日有关部门公布了玉米的价格,和去年相比,主产区的玉米临时收储价平均每斤降低0.12元。但是应该看到,不论是临储价,还是当前的市场价,仍然高于国际粮价。
在陈锡文看来,将来需要把价格和补贴分开,价格主要是由市场形成,市场主体才会活跃。过去把补贴和价格混在一起,价格就高于市场价,于是粮商粮贩、加工企业就不活跃了。把价格和补贴分开之后可以激活市场,农民按市场价卖粮,经营主体按市场价收粮,这样就把粮食市场搞活了。
(以上均据新华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