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彩app哪个是正规的

图片
当前位置:首页 > 议政建言

保护好“民族的精神家园”
汉长安城国家大遗址保护和利用座谈会发言摘登

中国政协网    www.cppcc.gov.cn    日期:2016-02-26    来源:人民政协报
字号:[][][]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汉长安城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历时最长的都城。是汉文化的原点,汉族、汉人、汉语、汉字等概念均诞生于此;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际大都会和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都城,城垣内面积36平方公里。这里经历了文景之治、独尊儒术、汉武盛世等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历史事件,张骞从这里出使西域,并由此开辟了古代“丝绸之路”……1961年,汉长安城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又作为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的一部分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然而,作为中华文明形成发展过程中具有核心地位的重大历史文化遗产,目前汉长安城国家大遗址在保护和利用过程中面临着急需由国家层面进行战略定位,保护建设资金缺口巨大,环境卫生恶化、乱搭乱建现象严重,宏观统筹难度大等实际困难。

为了助力解决汉长安城国家大遗址所面临的问题,2016年1月12日,陕西省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与人民政协报社在西安市共同举办汉长安城国家大遗址保护和利用座谈会,足彩app哪个是正规的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卞晋平、陕西省政协副主席李晓东等对汉长安城进行了实地察看并出席会议。与会足彩app哪个是正规的委员、专家围绕汉长安城大遗址保护利用的重要意义、汉长安城特区的建设路径、建立大遗址保护补偿机制等进行了讨论。现将发言摘登如下:

 

安家瑶(第九、十、十一届足彩app哪个是正规的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建立大遗址保护补偿机制刻不容缓

 

大遗址保护是个世界性难题。每一个大遗址都是不可复制的,都是独特的,没有一个特别成功的典范能供大家复制。每个大遗址都在探索不同的路径来达到保护的目的,汉长安城遗址保护也在探索。

以日本奈良平城宫的保护为例,他们在上世纪50年代初,把土地国有化开始保护,奈良文化财研究所每年做一些考古发掘,也有一些展示。大明宫的一些展示,就是学习了平城宫的展示方法。但是平城宫保护也受到很大压力,因为土地国有化了,不能建设,地荒在那里,也没有更多的产出,百姓给日本政府很大的压力。所以,他们复建了朱雀门,后来又经过十几年时间把大极殿在原地复建,就是为了减轻舆论压力,增强遗址的可视性。对这些做法有批评的声音,也有肯定的声音。但总的来说,遗址还是完好地保存在地下。尤其像大极殿,他们的复建也是试验考古,采用当时的材料、工具、工艺,其实复建本身也是一种历史研究,而且他们做的是防八级地震的设施,是个精品工程,这其实都是在探索。

在我们国家,大遗址的问题在陕西、河南最多,困难也最大。去年,郑州东赵遗址考古发掘,考古的时候发现了很重要的城市遗址,见证了我国的文明进程。结合当时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以中央文史馆馆员的名义提了一个建议———国家建立大遗址保护补偿机制刻不容缓,希望国家能对大遗址保护进行重视,因为这不是文物部门能解决的问题,也不是一个地方政府能承担的事,所以我希望国家能够针对大遗址的保护,创新管理体制,优化运行机制。主要是当地群众为大遗址保护牺牲了个人利益,希望国家能有补偿机制,就像对待退耕还林生态平衡补偿一样,为群众做出补偿。用政策来减少群众因保护文物致贫的情况,减轻地方政府的负担,这样也能提高地方政府和群众对文化遗产保护的积极性。

具体说到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出于申遗的考虑,老百姓搬迁了,如今这片土地荒着没有利用也是个问题。今后要考虑这些闲置的土地应该怎么利用,既然能长荒草,为什么不能种一些经济作物,能有经济收入呢?过去很长时间这里都在进行农作物生产,也没有对文物造成破坏,说明还是可以利用的。当然,对于地下遗迹的情况,虽然考古队经过几十年勘探考古,但实际只做了其中的一部分,在勘探不清楚的情况下,不损坏遗址还是非常必要的。按照现在情况,除了发展农业的利用,也可以考虑其他的利用,可以在遗址区组织大型群众活动,这也是宣传文物保护的一种方式。另外,在不破坏地下遗迹的情况下,也可以组织一些活动。

将汉长城遗址公园纳入国家公园体系,我觉得有这种想法很好。我们国家,目前这些公园都是按照不同的行政体制各自管理,文物部门只有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汉长安城已经在立项名单上,即使进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从国家文物局这个系统支持的力度还是太小。国家公园的人文、自然资源都要统筹考虑,不仅考虑保护文化遗产,还考虑自然环境以及国家公园长期发展问题。

文物保护很重要,但当地老百姓的生活和发展也非常重要。我认为文物部门在强调保护的同时,也要换位思考,最好把文物保护和当地的生活生产结合在一起。大明宫遗址公园只是保护了大明宫的基本整体,但是它有城市公园的功能,城市的老百姓需要好的环境,遗址保护和城市的功能相结合,这样城市建设者就有保护的积极性,而且它也能融进城市生活,老百姓也觉得遗址是他们文化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总的来说,我还是觉得汉长安城遗址区的老百姓确实为大遗址保护作出了巨大牺牲,特区管委会工作有很高积极性,他们“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把汉长安城保护好”的表态,确实让我们非常感动。相信未央区通过努力,可以探索出遗址保护、社会发展的好办法。

 

袁靖(足彩app哪个是正规的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文化遗产保护要对未来负责,服务于社会

 

到这里来是有感情的,因为我当年是在西北大学学习考古,也参与了研究汉长安城中桂宫遗址出土的动物遗存。我们一定要保护好汉长安城这样重要的文化遗产,因为它代表着我们过去的辉煌,现在的自信和未来的希望。

把文化遗产保护好,这是我们作为考古人的第一个认知。第二个认知就是要把文化遗产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和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提高相结合,和城镇化建设相结合,和生态环境改善相结合,这是我们必须要解决好的问题。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些文化遗产,都是经过千百年传承下来的,中间经过各种各样自然的、人为的变化,再过千百年,我们的后人也会看到这些文化遗产在我们手上是怎么保护和对待的。这是一段历史的传承,我们要尊重祖先的遗产,要考虑到当前的状况,更要考虑到未来的发展。我们自己要有清醒的认识,决策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为什么我们要原封不动的保护,为什么要结合科学发掘,把信息提取出来以后,搞好特区的建设。要问心无愧地做好我们的事情,而且尽最大的努力,使之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汉长安城现在碰到的是瓶颈问题,没有新的办法和举措,肯定难以维持,保护不下去。如果一味强调这也不能动,那也不能动,可能到最后什么也保护不好,老百姓的生活也没有改善。现在的问题是怎么做,我们碰到过不少“管”和“放”的问题,什么都不让你动,什么都不让你做主,就什么都管死了;可是一旦放开,让你自己决定应该怎么做,有可能一下子就乱了。陕西省文物局这么多年来做的工作有目共睹,是个榜样。让地方上的区县文物保护部门自己决定干什么,这肯定不行,但是到陕西省这一级的文物管理部门,拿出一个切合当地发展的符合实际情况的保护和利用规划,和国家文物局沟通,这应该是可以努力做好的。

还有一个具体的建议,就是考虑现有的遗址怎么展示的问题。比如我们看到的西安门,现在还保留着残存下来的容貌。看到它马上就让我产生了对历史的联想,但是文化遗产保护是要为社会服务的,需要让老百姓来真实地感受到我们过去的那段辉煌。汉长安城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重要的标志之一,我们要思考如何帮助老百姓去认识这些遗迹,在展示的方式上需要认真考虑。比如利用现代高科技的方法,来形象地展示当年宏大的气魄和辉煌的历史;再比如怎样让这个景区内有人气,怎样把人吸引过来,怎样把它的价值开发出来,也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一件事。

归纳起来,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科学地做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整体方案,保证工作能全面顺利地开展,将汉长安城的保护和利用推进下去。二是怎样通过相关渠道得到国家层面的重视和支持,争取将保护汉长安城的工作列为国家行为。

 

张廷皓(足彩app哪个是正规的委员、中国文物学会副会长):特区建设力争要与重要战略工程相结合

 

汉长安城遗址保护的重要意义不用再说,下面,就存在的几个问题谈几点个人看法:

首先是将汉长安城遗址保护纳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能不能把汉长安城保护纳入到这个国家重大战略里面去,把汉长安城的什么内容纳入进去?一定要具体,光有一个口号,是行不通的。具体放入什么内容,这个一定要好好地想想。比如国家公园建设。特区的建设和发展必须要有项目带动,保护、展示、利用甚至是发展规划都应按这个思路来进行。未央宫遗址是以“长安-天山廊道”起点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因此可以考虑“一带一路”中丝绸之路的文物保护展示工程。

其次,特区建设要和国家一些重要的战略工程相结合。一是棚户区改造,遗址保护的同时还是要改善老百姓的生活,棚户区改造是国务院近几年推动的重要民生工程,用这样的工程来保障老百姓生活,我觉得是可行的。二是城镇化建设。我们这还有几十个村子,那么多老百姓,肯定要城镇化。城镇化不是把他们迁走,最后成为城市边缘的贫民,一定要在城镇化建设里为他们找到生计。我们这里有这么大的面积,可以让他们在这里做一些事情,有一定的生活保障。也就是把汉长安城的文物保护和城镇化农村人口的职业变更结合起来。三是把汉长安城保护展示工程纳入到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十二五”以来文化建设上非常重要的内容,每年文化部的规划里都会有。希望通过跻身国家重大战略和以重点项目为带动,做出我们自己的特色,做成中华民族独一无二的丝绸之路起点的阐释系统。

 

赵荣(陕西省文物局局长):文化保护要有顶层设计

 

大概是20年前,当时的省文物局长给我讲,关于汉长安城大遗址保护,你能不能搞个调研,当文物法律限制面对群众基本生活需求的时候,有时就像一张白纸管不住。许多文物法规只是限制老百姓不要干什么,没说老百姓能干什么。1997年我开始带队介入汉长安城的研究,后来我们告诉老百姓不要去挖鱼池毁灭性破坏遗址,同时也在研究能比挖鱼池对遗址破坏更小的产业。我们第一个研究报告,就是建议在汉长安城里发展观光农业,后来又发现,如果在遗址上种树,根系的发展也会对遗址产生破坏,我们还需要了解什么地方可以种树,什么地方不可以种树。其实,最好的办法就是以规划的形式明确保护措施,后来,我们以汉长安城保护规划为切入,开始对汉长安城遗址保护深入研究,逐步明确哪些地方可以去做,哪些地方不能做。经过20多年努力,汉长安城遗址保护受到了各方重视,从一个遗址、垃圾交错在一起的空间,变成了搬迁8平方公里,有36平方公里核心区、75平方公里总体控制区的“保护特区”。

就此机会,我还想提几点建议:

第一,在中华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中,从国家层面应该有重要的主题,有总的规划,从而形成一个国家战略。在国家层面上,由国家文物局和相关部门提出来,明确重点要做的事情,这是一个顶层设计。包括申遗,申遗是对一个民族文化认可的国际行为,只有代表民族的东西进入才能受到世界文化的尊重。应从是否代表民族主体文化去统筹考虑这个事情,也就是要从国家战略角度上去考虑,特别是像汉长安城这样作为中华民族重要标志的遗产,应该是国家给予关注和支持。包括国家文化基金建设,应该支持大的文化遗产保护。

第二,在文物保护中的技术难关是土地变性问题。到现在为止,我们的文化遗址是没有单独土地分类的。汉长安城36平方公里大多数土地除了农村庄基地外,全是农业用地,而耕地红线不能动。这36平方公里有多少土地要遗址保护,土地不变性,文物如何保护?甚至我们的文物执法都是违法的,凭什么执法?汉长安城遗址是汉民族文化的根,可是连土地都是租用耕地。我们其实有很多遗产的地都是租地,这是个很大的问题,应该引起关注。应该从国家利益出发,明确哪些土地是国家文化遗产用地。

第三,希望国家对大遗址保护在利用方式创新方面给予更多的理解和支持。有几个方面我们要有所创新:一是保护展示方式上的创新。更多地引入高科技,以最少干预原则,不在遗址上做手脚,积极运用二维码、3D等技术,提升文物展示利用效果,让文物活起来,让参观者的电脑、手机上会出现立体的历史画面。比如在未央宫前殿上面,晚上用激光等不影响遗址的方式来重现宫殿的盛况等。这些都应该探索推动。二是应该在汉长安城里面建多个文化博物馆,如丝绸之路博物馆。我觉得应该把汉长安城里面的文化做好,它是个文化的聚集区,它是36平方公里的一个城市,应该有各种各样的业态在里面。三是改善现在汉长安城特区的管理。未央区管的只是汉长安城的一部分,建章宫管不着,王莽九庙也管不着。作为特区,一定要跨越现在行政区,要对整体75平方公里管理,否则,管理上有可能出现新的交叉。管理投入方面,必须要创新融资体制机制。鼓励民营企业和其他文化企业进入,虽然文化遗产有很多安全问题,但是相关的服务性业态可以考虑进入。关键是把握几条原则:要安全,要符合有利于文化的展示和可读性,要有可逆性。

 

卞晋平(足彩app哪个是正规的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弄清问题症结找寻可行途径

 

汉长安城文化遗址,具有独一无二的意义。许多同志多年来为保护这片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作出了重要贡献,我们理所当然地应当表示感谢。

经过考察和听取汇报,感到问题确实不少。这些问题是在以往成绩基础上产生的新问题,需要继续跟进研究解决。一是文化遗址保护的可持续性问题。36平方公里这么大一个保护区,里面有数十个村庄的居民。前一时期你们做出很大努力,完成了9个村1.5万人的搬迁工作,已拿出数十亿元的资金。再往下,区财政甚至市财政已经背不动了。而且,人是活的、动态的,居民们要娶妻择婿、生儿育女,还要改善居住环境和条件。人在增加,村舍在扩大,同遗址保护的矛盾渐趋突出,而且越往后问题会积累得越多。二是文化遗址的合理利用问题。这么大一片平川沃土,不能只长荒草。我们的文物保护工作,一个叫保护为主抢救优先,一个叫合理利用服务社会。为了保护需要把遗址填埋起来,但填埋只是保护的手段而不是保护的目的。否则,游客来后弄不懂,这片长草的地方和其他长草的地方有何区别。现在,遗址和文物的形象展示、解读说明等等方面,可以做的事情还很多。三是相关群众生活问题。大遗址内数万群众,因为身处保护区内,在农耕渔樵、发展产业、修路建房等许多方面都受到较大限制。现在全国人民都在全面奔小康,他们怎么办?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我谈几点意见。

一,我们听不少人强烈呼吁,希望国家统筹解决这个问题,把汉长安城文化遗址纳入国家发展战略。我认为,这些事情应该首先从基础工作做起。比如,哪些方面哪些内容纳入哪个战略,这中间涉及哪些政策问题等等。要先弄清问题的症结和关键,找到真正可行的途径,搞好政策对接,还要主动地反复地做好汇报沟通工作。不能简单地以一般性呼吁替代具体的工作和锲而不舍的努力。

二,我们研究思路和制定规划时必须清楚,国家法律明确限定的东西是不能突破的,这不是我们考虑的努力方向。此外,要找准着力点。在国家尚未决定建立国家公园制度之前,要求将长安汉城遗址纳入国家公园机制内,这在目前是不现实的。

三,要发挥地方各级政府和国家文物局等几个方面的积极性,特别要重视发挥省政府与国家文物局共建机制的作用。据说双方的协议中有共同推动把汉长安城遗址保护区纳入国家“十三五”规划的内容,但没有抓落实,错失机遇。要促进这个机制发挥作用,不能使之流于形式。包括可以运用这个机制推动对相关问题的研究与解决,在国家层面争取更多的资金支持,以及如何与国家一些基本发展政策相对接等等问题。

四,刚才委员们提了不少意见和建议,比如,可否将改善大遗址内群众生活与国家新农村建设、棚户区改造和城镇化建设政策以及“十三五”精准扶贫计划相衔接等等,这些意见仅供参考。作为政协委员,我们可以帮助反映问题,也可以通过发表意见和建议,呼吁人们对该工作给予更多的支持和关注。

 

李晓东(陕西省政协副主席):特区的建设和发展要找准着力点

 

唐大明宫的保护只是一个宫,而汉长安城遗址在保护一座城,没有经验可以借鉴,如何保护利用要多做些探索。仅靠文物部门是肯定不行的,要多部门合作,整合力量来做好保护工作。现在汉长安城遗址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资金缺口比较大,平衡保护资源严重不足,宏观统筹的难度很大。解决这些问题要寻求国家层面的支持。

大家的发言让我非常受启发,一是项目带动战略,没有项目,特区的建设和发展就无以依托;二是如何让政策将其囊括进去,我们可以研究设计一些专题,用专题来推动与政策的对接。

陕西省政协一直非常重视汉长安城国家大遗址的保护利用工作,我们将来也一如既往地关注并支持。各位专家今天提出很多好的意见和建议,应该认真进行梳理归纳,要把相关的工作落实好,一步步推动起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