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目:关于重视中小学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提案
第一提案人:牛汝极
承办单位:教育部(主),共青团中央(会),中央文明办(会)
提案形式:个人提案
内 容:
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和创造源泉,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决定着国家未来,影响着民族复兴。青少年是未来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中小学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就是对青少年成长的未来负责。加强青少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文明素养、培养其高尚品格具有积极意义。
一、青少年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
1.缺少教育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目前,经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小学相关学科教学中已经融入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但由于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及连续性,往往流于课堂的教学形式,思想教育成效并不明显。
2.缺乏传统文化教育人才。抓好青少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师队伍的素质有待整体提升。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老师要求学生背诵唐诗宋词、经典古文,都是为了应付考试,并没有向学生教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难以引导青少年学生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人文的正能量。
3.缺乏社会舆论的引导。当前,学生面临开放的文化环境和网络环境,文化多元及信息对冲使青少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注度、兴趣度有所下降。不进一步加强社会舆论引导,就很难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整体合力。
4.缺乏家庭教育。很多家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认识不足,有些甚至出现了传统文化断代的现象,家庭对青少年传统文化的教育严重缺失。
二、加强青少年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对策建议
1.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分学段有序推进就是针对不同层次青少年学生的接受能力,有重点地选择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追求学用一致的育人效果。
小学以培植情感为主,可以开展优秀传统文化启蒙教育:1、诵读国学经典。学习国学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是学好语言文字,读书才是直接接受传统文化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传统教育一定要从孩子抓起。2、学习书法,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所谓书,就是文字、记录;所谓法,就是法则、规矩、模式。书法要求按传统规范书写汉字,在反复的练习中少年儿童能加深对汉字的理解和研究,便于准确表达。3、诵读古诗,知晓仁人志士的故事,了解家乡生活习俗、传统节日、礼仪文化,感受爱国情怀,培养亲近自然、珍惜生命、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热爱生活的情感,增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受力和亲近感。
初高中青少年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力为重点,注重认知与行为的结合,珍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从各种文化体验的感悟中提升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归属感;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性认识为重点,引导学生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认识国家前途命运和个人价值实现的关系,建立文化自信,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国家尊严和国家的核心利益。
2.改进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要融入中小学各科教学,要运用学生喜爱、生动活泼的多种形式开展教育,特别是要开发和利用社会网络资源,制作适合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传播的文化精品,构建校内外结合、互为补充、相互合作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格局,力求形成教育合力,产生整体育人的效果。
一是学校可以通过开设国学校本课程,把国学课程排入课表,建立经典与养成、践行等国学教育体系,将国学主题活动与学校德育活动、思想品德课程、班队会等相结合,把经典活学活用。二是引进名家辅导,开设国学第二课堂,开办音乐、舞蹈、书法、手工制作、诵读、国画等学生社团,营造出浓厚的国学文化氛围。三是注重培养青少年中涌现出来的佼佼者,充分发挥他们在青少年社会生活中各个方面的榜样及示范作用。
3.开展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教育
历史发展证明,家国情怀,发端于家庭,形成于学校,践行于社会。所以,学校开展的青少年学生爱国情怀教育可以从热爱家庭、热爱父母、热爱学校、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做起,可以从爱国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学习了解做起,可以从学习现实生活中的先进人物、先进事迹做起,奠定爱国主义情怀的基础。
4.开展以“仁者爱人”为重点的社会关爱教育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仁者爱人、博施济众始终是处理人与人关系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在青少年学生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仁爱思想,就是要引导他们从孝敬父母的爱心做起,这是“仁”的原点,然后在与同伴和师生交往中、在和周围人有不同意见时要有大爱之心、感恩之意,乐意帮助他人,关爱社会。因而,在青少年学生中要积极提倡随手公益,节约用水用电用粮,力所能及参加社会慈善、环保公益活动,提倡“日行一善”,把做好事、帮助他人当作习惯,培育尊重自然的生态文明意识和乐于助人的奉献精神,这对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文明素养、高尚品格具有积极意义。
5.开展以“正心笃志,崇德弘毅”为重点的人格修养教育
足彩app哪个是正规的总书记提出,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青少年学生的修身,旨在培养积极进取的健全人格,首要的是正心笃志。孔子说:“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孔子还提出,“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要求人们志存高远,不为眼前小事所烦恼,要淡泊明志,迎难而上,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就是提倡经常地自我反省,虚心接受他人的批评,正确客观地看待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这对成长中的青少年学生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来源:中国政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