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公平,老百姓最关心的教育问题之一。2月6日,在江苏省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现场,如何实现教育公平引起了委员们的热烈讨论。
江苏是流动人口大省,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在经历从“差别对待”到“一视同仁”,特别是国家进一步免除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义务教育迈入了普及新阶段后,流动人口子女“入学难”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但他们的子女只能由流入地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至相对就近、尚有接纳能力、教学条件相对较弱的公办学校就读,入学的公平性问题日渐显现。致公党江苏省委在会上提交了“关于加快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一份集体提案,建议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对流动人口流入较多的地方,要针对新增入学需求,适时调整区域规划和中小学布局规划,保证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公平。
“教育是普通百姓培养子女改变命运的一条路,但现在这条路越来越难走。”在教育一组讨论现场,江苏省政协委员、常州市滨江中学校长张耀奇无奈地说,如今,农村幼儿园、小学、初中教师资源匮乏,很多优秀的老师学校留不住,普通百姓的孩子没有好的教师授课成了一个大问题。张耀奇呼吁,希望社会多关注普通百姓子女的教育问题。
“我们不仅要关注到每个阶层孩子的教育问题,还要为每个孩子找到相适应的教育方式。”江苏省政协委员、省教育厅副厅长王成斌在讨论现场分享了他的一个朋友圈故事,一对华人双胞胎兄弟在瑞士上学,老大上了“本科”,老二上了“职高”,但老二凭借自己出众的技能,不仅拿到了职业学士学位,还早早地实现了经济独立。“教育人要有理想,但不能理想化。因材施教才是最好的教育。不是每个孩子都要上名校,更重要的是让孩子找到适合自己成长的道路,这需要家庭、社会共同努力,这是教育公平的重要一环。”王成斌说。
江苏省政协委员、无锡市第一中学副校长华志远眼中的“公平”则是拓展教育均衡化、优质化的内涵。“我们在无锡农村调研过程中,发现终身教育的社会资源较少,且花费较高。希望把对弱势群体的关爱作为教育关注的重点,包括幼儿教育、老年教育、在职培训教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