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美丽乡村建设不能只看‘面子’不重‘里子’,重‘硬件’建设轻‘软件’提升,只有内外兼修才能真正让群众受益”、“要注重乡风建设,形成健康向上、文明和谐的村风民风,让乡村的人与环境一起‘美’起来”……18日,在山东省枣庄市政协十届一次全会上,委员们围绕美丽乡村建设踊跃建言。
“目前全市有722个村达到美丽乡村创建标准,但只有5个村入选国家和省美丽宜居村庄,根本原因还是‘里子’不硬。”陈荣辉委员呼吁“要尽快实现乡村文化大院、体育设施以及便民综合服务中心全覆盖,保障群众多样化、经常性物质文化活动需求;通过组建小戏曲班子、民乐民调组织等,挖掘、保护和传承民间传统文化;将优质教育、卫生资源向乡村倾斜,逐步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针对村级集体经济薄弱、美丽乡村建设后劲乏力的问题,赵贵委员建议争取国家和省级美丽乡村建设试点、“乡村连片治理”和村级公益事业建设财政奖补等项目资金,保障各项配套资金到位,“发挥部门职能优势,把农村无害化厕所改造、污水集中收集处理、坑塘河道整治、‘户户通’道路硬化、村庄绿化等工程,集中到美丽乡村一体化实施、一盘棋推进;整合涉农资金,引导社会力量,扶持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特色种养殖等富民产业发展。”
“乡村之美,形态各异。”李培永委员建议:“坚持因村制宜、规划先行,差异化指导、个性化塑造,展现出文化、民俗、民居、山水等地方特色,把枣庄的微湖景致、平原风光、山村秀色等自然之美呈现出来,让乡村望得见山、看得到水、留得住乡愁。”
“要让美丽乡村‘美’出生命力,还要建立健全长效管护机制。”岳宗玲委员认为应建立健全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长效管护运行机制,确保公共设施正常运转,并按照山东省《美丽乡村建设规范》加强督导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