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台儿庄古城已成长为枣庄市龙头景区。但‘一花独放不是春’,应秉持全域旅游理念,强‘龙头’、壮‘龙身’、延‘龙足’,形成‘万紫千红春满园’的旅游景点布局,才能为城市转型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在近日召开的山东省枣庄市政协全会上围绕建设“宜游”城市,委员们竞相建言献策。
“枣庄拥有48家A级景区和国家森林城市、园林城市等名片,具备‘宜游’的坚实基础,关键是建立起‘旅游+’和‘+旅游’的经济社会发展机制,坚持机制围绕旅游建、资源围绕旅游整、产业围绕旅游转、功能围绕旅游配、形象围绕旅游树、惠民围绕旅游抓,把旅游业培育成战略性支柱产业。”吕东来委员建议。
旅游业有品牌才有市场。释惟正委员建议实现各景区的宣传互动、市场互换、客源互送、合作共赢;主动融入苏鲁豫皖区域旅游发展大格局,推出一批运河文化、山水休闲、名人故里、红色圣地等精品串线旅游产品。
“‘宜游枣庄’首先应当是‘绿色枣庄’。”袁合田委员呼吁,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强化生态修复保护,倡导低碳绿色的生产生活方式,持续推进环境质量改善。
枣庄湿地众多,邓连修委员为此建议:“应把发展湿地观光农业作为富民产业来抓,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闵凡利委员则建议,加强对文化资源的挖掘整理、开发利用,把大量静态的文化资源转化为动态的财富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