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协网www.cppcc.gov.cn
首页>委员建言
台盟中央:加快构建现代粮食产业体系 助力中国式现代化稳步推进
粮食产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民生性产业,是我国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粮食产业体系对于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助力乡村振兴意义深远。相关对策建议如下:
一是深化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高质量发展,深入推动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绿色优质粮油产品的供给水平。鼓励建立品质控制体系和质量追溯体系,优化粮食质量品质的供应链治理。实施粮食产业品牌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国有骨干粮食企业的引领、带动和示范作用,以“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为目标,激励广大种粮农民和粮食企业生产优质粮油,提升绿色优质粮油产品供给水平。
二是加快构建统一的粮食流通大市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加快建设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促进国内粮食市场与国际市场的有效衔接互动,确保粮食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促进粮食资源、科技和人才等要素跨境自由有序安全便捷流动。建设绿色低碳节约型物流体系,全面推广散粮运输,强化公路、铁路、水运等无缝衔接。鼓励建设快速中转新仓型,改造提升高大平房仓等“四散化”和机械化作业功能,开发大型化、标准化的高效低耗物流新装备。深入开展粮食物流降耗、减损、提效行动,降低物流成本。
三是打造现代粮食储备体系。建立中央和地方粮食储备协调联动机制,推动轮换吞吐协调机制完善,健全上下连贯顺畅的沟通协调对接机制;建立政府储备和社会储备相结合的分阶梯粮食储备新机制;以粮食产业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优化储备布局。特别是应服务于粮食产业经济发展布局储备,在大城市群、重要物流节点、进境口岸、大型产业园区等布局,以提高稳定市场、服务产业经济的能力。
四是完善现代粮食加工产业支持政策。坚持绿色优质健康等方向,综合应用财政、金融、科技、土地等方面政策。发展粮食产业经济,优化整合延伸产业链。高效利用粮食资源,提高产品的深加工水平,不断提升产品的市场消费能力。优化加工产品结构,建设营养导向型的加工体系,加快研发健康型、功能性粮油产品。培育知名品牌,加强粮油加工销售平台体系建设。
五是推动粮食产业数字化转型。推动数字经济与粮食产业经济深度融合,打造现代化粮食产业体系的新格局。通过加强核心技术研发攻关、加强数字经济赋能粮食产业、降低粮食产业流通成本、培育粮食产业新动能、以智能制造引领技术变革和升级等方式,构建形成“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开放型产业体系。推动人工智能在粮情监测、无人工厂、智慧物流、线上销售等领域应用示范,推动我国粮食产业结构迈向价值链中高端。
何志敏常委:强化数字赋能 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
中共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当前,各地纷纷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推进、数字产业创新能力加快提升、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档加速,不断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发展。各地数字经济助推制造业转型升级取得较好成绩的同时,仍需加强政策引导,推动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升级,提升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为此,建议:
一、软件化服务化赋能中小企业,丰富数字化应用与服务供给。聚焦“小型化、快速化、轻量化、精准化”的订阅式服务,加大对工业App和优质SaaS(软件运营服务)服务产品仓库的支持力度,扩大面向中小企业的低代码服务平台供给。支持构建由政府出资建设、云厂商提供技术产品的国家公共云服务供给模式,切实降低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成本。综合运用上云用云补贴、数字化绿色化转型贷款贴息、服务券等方式,让奖补资金直达中小企业,以需求带动数字化服务商、工业互联网平台供给能力提升,加快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绿色化转型落地见效。强化数字领军企业的带动作用,与中小企业协同联动发展,不断强化数字产业经济带的集聚化、协同化效应。
二、加强制造业数字人才队伍建设,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强化各高校与地方数字化产业的人才队伍建设耦合度,完善数字领域学科体系与人才培养机制,根据制造业需求培养数字领域前沿科学型和专业型人才,鼓励制造业企业人才、高校人才到科研院所培训、交流、访问。鼓励数字经济人才跨地区流动,扩大中西部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设立中西部地区数字发展基金,为数字经济人才跨地区流动创造条件。加强高端数字经济人才引进与培养。
三、推动制造业产学研深度合作,健全数字化产业链创新体系。加大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引导力度,转变数字化发展观念,进一步加大制造业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的产学研合作,引导共同开展关键核心共性技术研发应用和产业转化,积极探索产学研用合作的创新共同体模式,以协调创新优势不断夯实科技力量基础,实现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持续推进国家级创新平台建设,在各地加快建设信创产业基地,不断提升数字化创新力。大力发展工业软件、应用软件,推进算力建设,推进相关数据计算、资源中心与重点产业链、大科学装置、研发机构协同作用。
四、加大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强化数字化转型服务支撑力。进一步加大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前瞻布局第六代移动通信(6G)网络,推进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边缘计算等新型工业基础设施建设。以制造业相关行业为重点,推广高质量数字化应用场景和信创产品,加速推动信创应用从外围系统向核心业务拓展。推进打造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提高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整体能力,有力支撑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钱锋常委:加快建设人才高地 全力做强创新引擎
中共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当今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加快推进世界级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对于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意义重大。
为此,建议:
一、加快推进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建设
依托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面向海内外重点招揽集聚战略科学家、高层次领军人才,并加大本土战略人才及其团队建设力度。遴选具备成为战略人才潜质的高层次人才担纲领衔国家重大战略攻关任务。
二、提升创新团队创新能级
按照细分的亟待创新领域,制定一批创新团队培育计划,面向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企业广发“招贤榜”,为人才成长提供广阔平台,打造更多创新团队。围绕科技创新重大任务、前沿关键领域,实施人才支持专项。瞄准世界最高标准和最好水平,着力培育具有国际视野、引领创新前沿、具备资源整合能力和团队管理能力的领军人才,支持领军人才组建创新团队。
三、强化青年人才培育发展
打通学术阶层流动通道,打破论资排辈的传统观念,完善优秀青年人才特殊晋升机制,承担重大任务“举荐制”等,让青年科研人员在重要岗位上施展本领,让更多青年科技骨干通过勇挑科研重担展现才华。加强对青年人才从事基础、前沿研究的稳定支持力度,建立涵盖不同阶段、不同层级、不同类别的青年人才培养支持机制。畅通青年人才职业发展及职称晋升通道,着力破除优秀青年科技人才流动限制,让年轻人通过潜心钻研,萌发创新思想火花。
四、发挥科技创新平台在人才中心建设中的作用
以国家科技体制改革为契机,优化创新平台顶层设计,进一步强化创新平台的需求和目标导向,建立需求提出方、建设运行方、平台管理方等各方分工合作、各展所长、有机衔接的工作机制,推动形成科技创新合力。强化创新平台人才集聚优势,健全国家级实验室与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等人才共享、成果互认机制。强化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发展功能。围绕国家战略需求,设立国家级实验室海外联合研究基地,吸引国际高端人才。完善“政产学研用”协同机制,支持科技领军企业打造开放式创新平台,培养应用基础研究和产业共性技术研究人才队伍。
齐成喜常委:关于发展文化旅游业的几点建议
发展文化旅游是恢复消费、扩大内需的重要措施,对于增强城市竞争力和影响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当前,各地文化旅游业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涌现了大唐不夜城、淄博烧烤、天津解放桥等网红和文旅新热点。但是,缺乏文化内涵、市场主体能力弱、服务配套不完善等旅游业老问题仍然存在。为此,建议:
一是要科学制定地区特色文旅发展规划,举全社会之力抓好文化旅游产业。文化旅游部门要指导全国各地区,深挖当地文化资源禀赋,凝练出北京首都文化、西安大唐文化、天津中西融合文化等特色文化内核,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详细制定切实可行的文化旅游发展规划,并动员政府各相关部门、社会相关服务机构和全体人民积极为文旅产业发展做好服务,形成全社会助力文化旅游发展的良好氛围。
二是要建设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场景,增强文化旅游的吸引力和持久性。文化旅游的灵魂是文化,要深入挖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文化场景。如天津市结合“中国近代百年看天津”的文化资源提出要建设“四个近代文化不夜城”和上千家体现洋楼特色的文化艺术馆,打造近代中国文化观赏场景;结合古代艺术品资源丰富、市场活跃的特点,提出要建设“四个艺术品市场和万家精准化艺术品店铺”,构建特色文化消费场景。
三是积极推进国有旅游资源市场化运营,激活文化旅游市场主体。在旅游资源国有或集体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将其经营权进行市场化运营,引入专业团队负责策划和经营。通过整合资源、聚合资本、融合产业、兼并重组等,推进文旅国有平台公司实体化、市场化转型发展。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文旅项目,打造一批文旅产业“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全面提升市场主体活力和竞争力。
四是提升综合配套服务,增强区域文化旅游的竞争力。要以游客需求为导向,大力提升综合配套服务质量和水平,关键要着力做好以下三个层面工作:一要做好“体现地方特色风味的一顿饭”,留住游客的胃;二要演好“体现地方特色文化的一台戏”,留住游客的神;三要设计出“能够震撼心灵的一次体验”,留住游客的魂。只有不断改善旅游服务质量,精心打造特色文化主题场景,提升游客旅行过程中的体验度,才能真正增强文化旅游的黏性。
五是要加强区域间文旅协同发展,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比如京津冀地区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化一脉,交通网络发达,具备良好的文旅协同发展基础。要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对区域文旅资源进行摸底整合,培育打造协同创新共同体,推动优质资源向优质产品转化。要协同实施一批重大文旅工程项目,如长城沿线文化带项目、大运河沿线廊道项目、红色基因传承工程等,共同塑造区域文旅精品线路,推动区域文旅融合协同发展。
雷杰委员:加大高技能人才培养力度 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当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孕育生长,以高技能人才、大国工匠为代表的职业教育以专业性、实操性、技能性等特点在社会生产中发挥其特有职能。建议:
一、多措并举,营造尊重技能、崇尚技能的社会氛围
一是从学生抓起提高职业教育的公众认可度。在小学、初中学校开设职业认知课、生活技能课,从小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动手能力、工匠精神,在孩子心中树立职业教育的良好形象。二是加大常态化、系统化宣传力度。宣传国家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职教高考制度、现代职教体系构架、各级政府出台的高技能人才激励政策等,让这些和职教相关的信息家喻户晓。加大对劳模工匠的宣传力度,讲好劳模故事、工匠故事,开展劳模事迹宣讲、工匠交流论坛等活动,提升高技能人才的荣誉感、获得感,让大国工匠、青年能手成为全社会特别是青年人学习和奋斗的榜样,营造尊重技能、崇尚技能的浓厚氛围。三是提高技能人才政治待遇。四是加强薪酬分配指导。支持技能要素参与分配;鼓励科研基金在项目设置与申报条件中适当向高技能人才倾斜,激发高技能人才领衔或参与科研创新热情;鼓励企业设立特聘岗位津贴、高技能人才技能津贴。
二、强化顶层设计,健全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一是回应社会期待,优化中等职业教育办学定位。要从中东部地区多数中职学校毕业生目前主要意愿已转为升学的现实情况出发,重新调整中等职业学校的布局。二是推动技工院校纳入高等学校序列,扭转职业院校才能办职业教育的观念,鼓励普通本科高校增设职业技能类专业,举办职业教育本科,从而全面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三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组建“产教融合共同体”。推广“校企双制、工学一体”的育人模式,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组建“产教融合共同体”。四是鼓励企业自主办学。支持企业建设职工培训中心、企业大学、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技能大师工作室。五是鼓励院校面向社会开展技能培训。
三、夯实工作基础,让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行稳致远
一是落实经费支持政策。针对职业教育、技工教育实践实训多、资金投入大、师资要求高的特点,有效推动落实城市教育费附加安排用于职业教育的相关政策,建立与办学规模、培养成本、办学质量相适应的投入机制,推动技工院校享受到同等层次职业院校生均经费拨款等资金支持。二是优化技能人才认定范围。针对电子商务、人工智能、物流配送等新经济业态,设置相应高技能人才认定标准,并纳入现有人才政策支持范畴;建立各地市高技能人才互认机制。三是严格把控职业技能证书的评价认定。加强政府监管,定期对第三方评价认定机构进行考核评估,建立淘汰退出机制;支持重点企业、行业组织、院校自主开展评价。
王志刚常委: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支撑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
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科技自立自强是重要支撑引领力量。中共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新时代以科技创新支撑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
全球科技和产业加速突破的大势,为我国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机会窗口。建议立足当前攻坚突破,面向未来换道超车,坚持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一体部署,系统化推进科技创新重大任务,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新赛道,把科技创新的“关键变量”转化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动力源泉。重点可以从以下方面发力:
一是找准科技自立自强的突破口,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型举国体制,集中优势力量开展协同攻关,尽快补上重点领域的技术短板。围绕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前沿领域,完善体系化布局,进行全链条一体化推进,着力建立先发优势。布局开拓引领性技术研发,对于技术路线不明确的,采取“赛马场上选赛马”的机制,将有限资源投入到高价值、有竞争力到攻关方向,培育未来产业竞争新优势,抢占战略技术制高点。
二是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拓宽科技自立自强的源泉。鼓励好奇心驱动的基础研究,加强从生产实践中凝练基础科学问题,促进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协同发展,以应用目标倒逼科技创新加速突破,为前沿和颠覆性技术创新提供基础支撑,力争实现“广种奇收”。稳定支持冷门学科、基础学科研究,鼓励开展跨学科交叉研究,激发更多“从0到1”的原创。拓展基础研究投入渠道,加大中央财政投入力度,引导有条件的地方更多支持基础研究,鼓励企业、社会资本加大投入,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格局。
三是强化企业牵头的协同创新机制,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主力军”。建立“顶层目标牵引、重大任务带动、基础能力支撑”的科技组织模式,推进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科研力量优化配置。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科技领军企业发挥产业链引领带动作用,通过组建创新联合体等方式,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实现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瞄准新兴前沿领域,建设未来产业科技园和孵化高地,打造科技特色鲜明的现代化产业集群。
四是从项目、平台、人才、政策协同发力,构建科技与产业衔接互动机制。强化政府引导,加强创新链研发和产业链布局精准对接,发挥国家科技计划、多种政策工具、保障要素供给、丰富融资手段等重要作用,实现科技与产业双向赋能、互为支撑、迭代升级。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健全国际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的培养发现机制,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军。落实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收入分配政策,加大对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科研人员的激励,制定新技术新产品应用推广的行业标准,完善市场准入制度,采取更加包容审慎的管理方式,为市场主体和科研人员创造更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