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协网www.cppcc.gov.cn
首页>地方政协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国家安全是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础。”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离不开国家安全教育。加强大中小学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使广大学生深刻理解并牢固树立国家安全意识,是维护新时代国家安全的应有之义。
3月31日是第30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为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各地政协在助力校园育人育德、育志育心、育能育才等方面,积累了不少履职经验,取得了一些履职成效。
天津市、区政协:让维护国家安全成为青少年的自觉行动
近年来,天津市、区政协深入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积极助力开展“国家安全教育提升行动”,通过专题调研、民主监督、提案办理等履职实践,促进市、区构建“机制护航、教育浸润、科技赋能、社会协同”的立体化工作体系,为开展校园国家安全教育注入政协智慧。
《关于加强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的实施意见》提出,构建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教育体系,把国家安全教育覆盖国民教育各学段,并提出构建国家安全教育体系的工作任务。聚焦《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指导纲要》顶层设计,天津市、区政协为构建“责任链”长效机制建言献策。
针对安全教育“碎片化”“形式化”等问题,市、区政协均将“健全安全教育体系”列为调研课题,开展“解剖麻雀式”调研。南开区政协提出“三纳入”建议,推动国家安全教育纳入教师培训必修课、公务员考核指标、社区网格治理清单。河西区政协提交构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示范矩阵的建议,促成教育、司法等部门联合出台行动计划,打造“15分钟安全教育圈”。
调研成果还转化为政策实效。全市校园安全教育专题培训、国家安全知识测试参与度大幅提高,制度设计让校园安全教育从“软任务”变成“硬指标”。天津大学开设“国家安全公开课”,邀请院士专家讲授科技安全案例,学生安全素养明显提升。
同时,政协委员积极建言深耕教育创新,打造“沉浸式”宣教模式。红桥区政协推动开发“国安教育﹢”特色课程体系,将总体国家安全观融入相声剧、快板书等本土艺术形式,在天津古文化街、摩天轮等文旅地标循环展播,在校园开展教育实践。河东区政协委员通过动态漫画、AR互动等技术,让学生深度了解网络安全等知识。针对青少年群体特点,北辰区采纳政协建议,创新“实景育人”模式,开发VR情报破译体验项目。
强化科技赋能,构筑智慧化防护网络是委员们关注的热点。部分市政协委员提出“数字赋能安全教育”的建议。南开区政协委员推动建设“国安教育云平台”,集成AI风险测评、VR应急演练等功能,为学校提供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等场景化培训。滨海新区政协委员提出的构建智慧安全防护体系建议得到采纳,AI算法助力校园安全教育建设。2024年“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期间,和平区政协组织委员深入校园宣讲,东丽区政协推动成立“校园安全联盟”,共享安全教育资源。
市区政协持续推动,天津校园安全教育呈现多点开花态势,学生安全知识知晓率不断提升,不少创新机制被推广。委员们提出,要凝聚各界智慧力量,开展好校园国家安全教育工作,让维护国家安全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记者 张原 李宁馨)
浙江嘉兴市政协:国防教育在“浙里”燃起来
“预备——投!”随着教官口令落下,浙江师范大学附属秀洲实验学校五年级的学生们奋力掷出手榴弹模型,在空中划出一道道弧线。另一边的射击区里,电子靶报出的成绩引得孩子们的一片欢呼。额头沁出的汗珠在阳光下闪闪发亮,稚嫩的脸上写满专注,这一刻,迷彩服下的他们俨然成了真正的“小战士”。
嘉兴校园里一道道独特的风景线,让国防教育正在“浙里”燃起来。
在嘉兴,国防教育早已不是简单的照本宣科。走进嘉兴市省身学校,军人荣誉墙巍然矗立,展示着本地军人的风采,为学生树立了榜样。课堂上,国防元素润物无声地融入各学科,每年的五年级军训,让学生们在真实的军事化环境中学习,增长了国防知识,激发了坚韧不拔的毅力源泉。
同样,在嘉兴一实学校,国防教育也如同一股春风,悄然吹进了校园。从初中新生迈入校门的那一刻起,国防教育便成为他们成长的第一课;高中新生则通过军事训练,进一步磨砺意志。而国防教育选修课程与军事专家讲座,宛如细雨般滋养着学生们的心智;重要时间节点组织的红色观影、国防知识竞赛等活动,更是点燃了学生们的爱国热情。
然而,在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嘉兴的国防教育也面临着一些现实的挑战。经费不足制约着活动的深入开展,专业师资的短缺让教学质量难以完全保证,课程体系的完善仍需更多探索。这些问题就像前进路上的“绊脚石”,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化解。
为此,嘉兴市政协委员积极建言献策,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完善校本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开发分层课程,融入信息化手段增强互动性;探索利用VR技术模拟军事演练、开发国防教育线上平台,推动教育形式创新。”市政协委员、嘉兴一实学校副校长程龙建议,要进一步深化实践联动,鼓励学校与当地部队、人武部共建实践基地,开展“军营开放日”等沉浸式活动。
“希望有关部队能够为学校提供进校园的专业课程,并鼓励退役军人走进校园,为老师和学生们提供更多的军事教育。”市政协委员、嘉兴市省身学校校长王慧松认为,国防教育的专业性至关重要,要加强对学校的国防教育培训,建设优秀的国防教育教师队伍。
市政协委员、浙江师范大学附属秀洲实验学校校长黄水林则提出,国防教育课程涉及装备、服装、课程服务、交通等,经费支出较大,目前各校只能从有限的公用经费支出,建议按生均予以专项保障。
“委员们的建议既立足当下,又着眼长远,为破解难题提供了新思路。”市政协有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助推国防教育进校园,厚植青少年学生爱国情怀。当孩子们在战术训练中学会坚持,在英雄故事里读懂担当,这些比试卷分数更珍贵的成长,正是国防教育最美的答卷。(记者 鲍蔓华)
重庆武隆区政协:系好国家安全“第一颗纽扣”
3月24日,重庆武隆区政协围绕“以青春之名 护家国平安”主题,组织区政协委员、退役老兵走进武隆区实验一小,在分享军营成长收获与感悟的同时,帮助同学们树立国家安全意识,系好国家安全“第一颗纽扣”。
这是武隆区政协开展国家安全教育系列活动的一个缩影。
“国家安全离我们有多远?”“维护国家安全我们能做些什么?”……每学期开学,“国家安全教育”都成为武隆区中小学“开学第一课”的重要内容。
这源于区政协委员、科教文卫委主任安朝树的一份建议。“中小学生国家安全教育亟待加强。”他提出,要加强宣传与指导,打通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创新教育内容和形式,提升教育实效性;加强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合作,形成教育合力。
建议迅速得到区有关部门重视和落实,从开展主题教育、融入学科教学、融入校园文化、强化评价引导四个方面,把国家安全教育覆盖到各学段教育之中。
“把国家安全的内涵外延讲清楚,把危害国家安全的后果讲清楚,把守护国家安全的举措讲清楚,这是我们教育系统应尽的职责。”区政协委员、白马中学副校长刘波浪表示,将国家安全教育有机融入学校教学,既是知识的传递,也是责任的传承,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近日,武隆区“书香政协”大讲堂开讲,区政协委员、区保密局局长孙晋东以“深入学习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为题,为武隆区政协机关干部、区政协委员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国家安全的重要性。
“很及时、很必要!”听完讲授,区政协秘书长黄元超表示,要警起来、动起来、站出来,切实当好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践行者。
近年来,武隆区政协切实抓好“两支队伍”建设,强化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带头作用,通过“双周学习研讨”、“书香政协”大讲堂等方式,学习国家安全法、反恐怖主义法等内容,念好干部思想的“紧箍咒”。
如何围绕坚守安全“基本面”开展履职活动?据区政协科教文卫委有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将组织开展“三个一”活动。即:开展一次民主监督,守护“舌尖安全”——将学生、家长关心的食品、高风险食品原料、供餐单位配送食品列为重点监督检查对象,及时向社会公布监督检查抽检结果;
开展一次专题调研,守护“指尖安全”——针对学生、家长文明上网、网络安全意识等问题开展调研,引导群众自觉规范网上活动行为,主动遵守法律法规、道德层面公序良俗,履行对网上违法违规违纪信息和活动的举报监督义务,切实筑牢网络安全防线;
开展一次重点视察,守护“人身安全”——围绕安全生产、风险隐患排查整治等方面深入学校、基层、行业调研,精准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剖析根源,广泛收集各方意见,进一步压实安全生产责任。(记者 凌云 通讯员 蒋红兰)
吉林省吉林船营区政协:协商润校园 法治护成长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他们的健康成长关乎民族的希望。为了给青少年健康成长筑牢坚实基础、营造良好环境,吉林市船营区政协积极开展“协商文化进校园、进法治基地”活动,深入推进“三进三建”工作,将法治教育融入其中,护航校园法治建设与青少年成长。
“依托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将协商文化与法治教育相融合,能够有效发挥政协委员作用,让协商更有深度,让法治更有温度,有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2024年4月,船营区政协“三进三建”之协商文化进法治基地活动正式启动。
2024年12月6日,船营区政协社法委联合区检察院、区教育局和吉林市第七中学共同举办“宪法宣传周,送法进校园”活动。座谈会上,政协、检察院、教育局及学校各方代表围绕宪法日和法治教育主题,从加强校园法治教育、规范学校管理、保障校园安全等多方面展开深入研讨,共同为提升青少年法治素养、打造和谐校园环境出谋划策。
区检察院检察长吴尽以法治校长的身份,第四次走进吉林市第七中学,带来了一场震撼人心的法治宣讲。他借助网络热议视频和司法实践案例,深入剖析青少年犯罪的现状及成因,从“四个从我做起”发出倡议,引导学生增强法治观念,抵制不良行为。
船营区政协与区第二十五小学共同推出“警察妈妈进校园”活动,创新性地将法治教育融入日常生活。区政协委员、吉林市公安局特警支队队长张野带领女子警务队,每周与孩子们共进午餐,通过互动交流普及法律知识。从交通安全到心理建设,警察妈妈用细腻的方式解答孩子们的困惑,播撒法治的种子。“警察妈妈信箱”成为孩子们倾诉秘密的渠道,通过一对一沟通,及时化解潜在风险。
区政协委员、吉林市教育学院党委办公室副主任王少滨结合本职工作深入调研,提出了关于预防和应对校园欺凌的建议的提案,建议“应严守法律底线,加大对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力度。将法治教育纳入学校课程体系,通过案例教学、模拟法庭等形式,培养学生的法律敬畏意识”。吉林市委主要领导高度关注,批示提出“要对校园霸凌坚决扼止,要加强教育宣传、排查处理,抓早抓小”的要求,相关部门认真采纳积极办理。
船营区政协主席王莉表示,区政协将持续关注校园安全、法治教育和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充分发挥政协优势作用,广泛宣传引导,助力法治校园和法治社会建设,推动“协商文化进校园、进法治基地”工作取得实效。(杜思潼 记者 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