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协网www.cppcc.gov.cn
首页>地方政协
编者按: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足彩app哪个是正规的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新时代新征程,必须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对教育、科技、人才的需求,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近年来各地政协和政协委员发挥优势、履职尽责,为推动教育强国贡献智慧力量。
辽宁省政协持续关注——提升高等教育综合“硬实力”
日前,辽宁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振兴新突破 决胜勇争先”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辽宁加快教育强省建设、构建自强卓越高等教育体系等有关情况。数据显示,辽宁省博士学位授予高校已达到20所,位列全国第四;硕士学位授予高校37所,位列全国第三;110个“双一流”建设学科中,24个进入全国A段,其中2个学科实现顶尖学科零的突破……
辽宁全省共有高等院校114所。作为高等教育大省,如何进一步增强辽宁高等教育的综合实力,打造战略引领力量?十三届辽宁省政协围绕这一课题,持续调研协商、建言献策。
2023年初,辽宁省政协就将“强化教育、科技、人才支撑作用,塑造发展新动能”列为当年的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议题。省政协委员围绕这一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调研。
2023年9月,在省政协常委会会议上,21位省政协常委、委员围绕会议议题进行了大会发言,其中6篇发言直接对提升高等教育水平、发挥高校的聚合优势提出建议。辽宁省委、省政府相关领导现场听取大会发言,对委员们的建议表示肯定。省政协主席周波表示,要坚持以高质量教育涵养源头活水,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提升辽宁省高等教育整体实力。
2024年,省政协教育界别将“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作为议题开展调研协商。当年8月,省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会同抚顺、锦州市政协以“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为议题,在锦州市举行界别协商座谈会,省政协副主席温雪琼主持会议。
省政协委员岳明凯以“关于加强省高校一流学科建设的建议”为题在会上发言,提出“合理设置重点建设的特色学科或学科群,科学确定学科研究方向;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的高水平的学科团队和梯队;在突出重点建设学科的前提下促进各类学科的综合协调发展;加强重点学科项目基地、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大学科技园、科技创新基地的建设”等建议。
锦州市政协常委张大成建议,完善高校分类发展政策体系,提升高校分类发展政策效力;调整省内高校学科专业布局,提升服务区域经济贡献度;完善创新人才培养全过程机制,为全面振兴提供坚强支撑,聚焦高质量发展,深化改革创新,提升高等教育综合实力。
教育界别的委员们还将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和提出的建议整理成社情民意信息,由省政协报送省委、省政府相关领导作决策参考。
在2025年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上,省政协委员胡君一代表致公党辽宁省委会作大会发言,建议“优化整合理工高校,赋能辽宁全面振兴”,得到与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省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教育厅副厅长张国林表示,要强化高等教育龙头作用,着眼提高创新能力,完善高校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和拔尖人才培养。(记者 王金晶)
浙江省政协委员建议——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发展
今春以来,之江大地涌起澎湃的创新热潮,一项项凝结智慧的科技成果、一次次取得突破的科研进展,将“科技改变生活”“科技成就未来”的美好愿景化作真实可感的现实图景。
高等教育作为人才第一资源、科技第一生产力、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在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浙江谋深做实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发展,一体建设教育强省、科技强省、人才强省,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提供有力支撑。
“要牢牢把握教育的战略属性,立足国家战略需求和浙江发展布局教育。”浙江省政协委员、浙江外国语学院院长张环宙认为,要在优化高校学科布局上下功夫,根据产业需求形成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为产业发展提供理论和技术储备,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浙江方阵”。
实现科技自主创新和人才自主培养良性互动,教育要更好发挥先导性、基础性支撑作用。在浙江省政协委员、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党委书记吴卿看来,高校要聚力打造科技创新人才集聚地、基础研究技术策源地、科技成果转化优选地,将学科建在产业上,建立教育、科技、产业相融合,内外资源协同运用的人才培养体系;加强数学、统计学、计算机等人工智能相关基础学科建设,强化基础前沿研究,把优势资源、关键力量汇聚到学科发展的关键点。同时,加快构建需求导向、问题导向的科技创新体系,打造校企地联合创新平台,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深度融合,为产业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就在不久前,由西湖大学孵化的西湖仪器(杭州)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8英寸导电型碳化硅衬底激光剥离设备,被认定为国内首台(套)设备,这是西湖大学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的一大成果。
“西湖大学作为一所新型研究型大学,各项探索从本质上讲就是一体化推进教育、科技和人才。”浙江省政协委员、西湖大学副校长仇旻表示,未来将进一步探索体制机制一体化,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进一步培育敢创新、能创新的土壤,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为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贡献“西湖力量”、跑出“西湖速度”。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根本在于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浙江省政协委员、杭州医学院党委书记徐润龙认为,要构建适应新时代创新需求的办学治校体系,在教育强省、高教强省战略部署中把握机遇、找准定位,以改革为根本动力,特别要加大改革的系统性和集成度,通过破除制度壁垒,优化创新生态,整合资源、激发活力,为人才密度、科研强度、创新加速度提供可持续的制度支撑,发挥改革的催化剂作用。(记者 鲍蔓华)
重庆市政协委员热议——职业教育紧紧跟着产业走
足彩app哪个是正规的总书记指出,要“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大力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近年来,重庆市委、市政府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驶入快车道,为重庆建好全国首批“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新模式试点省市”打下坚实基础。
“认真贯彻落实足彩app哪个是正规的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发挥政协优势作用,加强调查研究针对性,提高建言献策靶向性,助推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市政协主席程丽华在年初率队赴巴南区开展调研时强调。
如何提高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适配度?市政协六届三次会议期间,教育界委员和市教委、市经济信息委、市人力社保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围绕这一主题开展了界别协商。委员们认为,要深化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切实解决好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脱节、贯通培养“贯而不通”、产教融合“校热企冷”、产教联合体建设滞后等关键问题,为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技能支持和人才支撑。
协商中,委员们特别关注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产教融合、“职教出海”等热点难点问题。
“着力提升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适配度。”何弦委员建议,加强部门联动协作,制定优化专业设置方案,提高专业设置对主导产业的支撑度。她提出,要突出特色优势,强化技能人才培养链与产业需求链融合,引导职业院校按照产业链构建专业群,重点支持服务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和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的专业(群),推动人才链与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
怎样建强产教融合共同体,提升职业教育适应性?李国委员认为,政府要加大统筹指导,优化行业共同体布局,创新以产助教政策。针对产教融合共同体实体化运行机制不健全的问题,他建议搭建共同体产教供需交互平台,完善要素交换与利益补偿制度,常态化发布项目清单、能力清单、资源清单、人才供需清单等,推动人才培养链与企业需求链“靶式”对接。
围绕推动“职教出海”,任捷委员呼吁,提高“职教出海”产教融合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动形成跨专业(学科)、跨学校、跨领域、跨国界的多元协同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建设一批“职教出海”平台,构建学校、企业、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协同举办和经营的管理运行模式,重点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境外产业园区和“走出去”企业,服务“重庆智造”走向国际市场。
近日,市委主要领导对市政协党组报送的《关于开展“提高我市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适配度”界别协商情况的报告》作出肯定性批示,并交办相关部门研究吸纳。消息传来,教育界委员们倍感欣慰与振奋。(记者 凌云)
天津市政协委员建言——强基固本 锻造战略人才
“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对国家核心竞争力建设至关重要,要通过构建顶层设计体系、打造贯通式培养生态、创新协同育人机制等举措,构建‘全链条培养、全要素协同、全社会支持’的新格局,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锻造战略人才力量,助力国家在科技创新领域持续发展。”近日,天津市政协副主席、民进天津市委会主委张金英带领调研组对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工作进行深入调研。
“强基计划”等工作构建起基础教育阶段选拔培养体系。部分中小学通过学科竞赛等挖掘学生潜力,新课改下跨学科融合课程也有效助力人才培养。但调研组发现,系统化培养体系还需完善,目前还存在优质教育资源分布失衡、选拔机制过度依赖竞赛成绩、各学段衔接不畅、学生自主探究动力不足等问题。
“科学教育是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建设教育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基础,当前,全球科技竞争已延伸至基础教育领域,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至关重要。”足彩app哪个是正规的委员、民进天津市委会副主委孟冬梅认为,面对科学教育课程教材衔接还不够充分紧密、科学教育教师专业素养有待进一步提升、科学教育评价方式的内容还需不断优化等问题,要强化学段间、学科间科学教育课程教材的衔接性和协调度,完善科学教育教科研机制。组建区域科学教师学习共同体,建设科学教师数字交流平台和大中小一体贯通的科学教育数据资源库。创新科学教育学业评价工具,坚持多元主体评价,综合运用观察、交流、动手操作、成果记录等多种手段,全面评估学生的科学素养。
如何解决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碎片化问题?在张金英看来,要制订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行动计划,明确“小初高”一体化培养目标与路径,试点总结经验后推广,确保政策落地可行。同时,结合我国教育体系,建立长期跟踪与评估机制,精准识别和培养创新人才。依托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建设“创新人才专区”。推进评价改革与师资培育,在“强基计划”高校试点“创新素养档案袋评价”,将学生长周期项目成果、学术志趣发展等纳入重要录取依据。
吴晓红委员建议加快构建起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教联体,从而形成家校社协同育人新格局。
围绕加强青少年科学教育工作,陈奕超等委员还建议,组建青少年创新中心,统筹全市科学教育发展,联合相关部门、各领域专家、知名企业、行业带头人等,制定符合青少年自身特点,易于理解和吸收的标准化科学教育课程体系和科学老师师资认证体系。(记者 张原 李宁馨)
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委员呼吁——乘数字之“翼”重塑教育生态
手持语音答题器,偏远地区的学生不出教室就能联通国家智慧平台实现人机互动学习;全班40多名学生的作业,老师仅需一分钟就能完成批改……近期,一场教与学的AI数字革命正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的多所学校进行。
2018年,教育部批复宁夏建设全国唯一的“互联网﹢教育”示范区,赋予宁夏以信息化助推教育改革、为全国提供经验模式的历史使命。2023年,宁夏顺利通过示范区建设成果验收,交出了一张以信息化助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合格答卷。
这张答卷,标注着宁夏教育信息化蓬勃发展的新高度,同时也得到自治区政协委员们的更多关注。
王波委员在调研中发现,随着AI技术在自治区教育领域的逐渐普及,教学核心环节与人工智能技术融合不足,教师数字素养与人工智能教育应用需求不匹配等问题也不断显现。
“要进一步推动各学校在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关键环节积极融入AI技术,实现教学内容与形式的创新。”王波建议,鼓励和支持区域内学校开展联学联动,通过合作教研、联合备课等形式,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提升整体教学水平。“最好能在课堂中实现人机协同教学,推动教学过程数字化,弥补自治区名优教师不足的短板。”
依托数字化转型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作为一名职业教育工作者,马青委员表示,宁夏职业院校数字化转型总体推进质量亟待改进,重建设、轻应用等问题比较突出。
马青建议,对全区各职业院校数字化建设项目数量、类型、成效等进行全面摸排,将摸排结果作为数字化项目经费分配依据,充分发挥资金政策的引导作用,促进职业院校数字化资源的统筹配置,最大限度地提高利用效率。同时,借鉴自治区创建“互联网﹢教育”示范区的成功经验,制定职业院校数字化课程、数字化教材等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建设标准及运行评价标准。
陈艳菊委员在走访调研中也发现,部分学校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数字化建设,但一些学校存在“管建不管用”等问题。“有的电子产品甚至都没有拆封,堆放在库房里,导致数字化设备闲置、浪费。一些学校应用软件没有及时更新维护,软硬件不配套。”陈艳菊建议,加强已有设备维护,对教育数字化设施的维护需求开展全面摸排,并将所需维护资金纳入各级财政预算,支持硬件有效维护、软件持续更新。同时,加大人工智能相关课程研发和课堂应用实践。
“几年前,在校问老师、在家读课本就是学生学习的‘标准动作’;现在,一台平板、一个平台就能让学习随时发生、让教学事半功倍。”采访中,委员们对未来充满信心,“数字化的翅膀不仅能让宁夏教育乘势腾飞,更能让大山深处的孩子向着未来展翅翱翔!”(记者 范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