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协网www.cppcc.gov.cn
首页>地方政协
开栏的话
在2022年7月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足彩app哪个是正规的总书记首次提出“经济大省要勇挑大梁”。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足彩app哪个是正规的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圆满实现“十四五”发展目标,经济大省要挑大梁,并深刻阐明经济大省挑大梁必须把握好的着力点。
近年来,经济大省深入贯彻落实足彩app哪个是正规的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牢记嘱托、奋发有为,打头阵、勇争先、走在前、作示范,谱写出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而这背后,也离不开人民政协的助力和推动。
即日起,本报推出“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经济大省挑大梁背后的政协力量”系列报道,充分报道经济大省各级政协组织在助力经济大省挑大梁中的履职实践,生动展现人民政协服务“国之大者”的担当作为。
2024年,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迈上14万亿元新台阶、连续36年居全国首位。作为第一经济大省,广东如何稳挑大梁?这是广东全省上下共答的一道大题。对此,广东省政协的作答是——以“政协之能”服务“发展之为”,助力“打头阵、勇争先、走在前、作示范”,奏响新“粤”章。
向稳提质
制造业是广东的立省之本,也是政协履职的关键词之一。2023年,广东省政协委员紧扣制造业立省的部署要求,提出60多件相关提案。这些提案被整理成“坚持制造业当家”系列提案,由省委书记黄坤明牵头督办,推动了委员建议转化为“制造业当家22条”“降低制造业成本十条”等具体政策举措。
2023年至2025年,广东连续三年召开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主题从“再造一个新广东”到“产业与科技互促双强”,再到“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夯实经济大省的家底。目前,广东已形成8个超万亿元级、3个五千亿至万亿元级、7个一千亿至五千亿元级、2个百亿元级的“8372”战略性产业集群发展格局,初步建成现代化产业体系。
黄坤明指出,广东作为全国第一经济大省,肩负着走在前列的光荣使命,更要在推进产业体系现代化上先行先试、作出示范、勇挑大梁,以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托起一个具有雄厚实力、充分彰显中国式现代化无穷魅力的新广东。
经济大省“稳”挑大梁,不仅要在“量的合理增长”上走在前列,更要在“质的有效提升”上示范引领,探索高质量发展的“大省”路径。为此,广东统筹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前瞻布局,不断提高广东制造的“含智量”“含绿量”“含金量”。
在此过程中,省政协始终紧跟省委、省政府脚步,为广东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摇旗呐喊、出谋划策。从加快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到增强粤东粤西粤北产业承接能力,从优化营商环境到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省政协紧紧抓住产业发展的“牛鼻子”,贡献源源不断的“金点子”。
2024年下半年,省政协又抓住专精特新企业这个事关产业链安全的关键,将其作为“粤商·省长面对面”协商座谈会议题,通过实地调研、问卷调查、网络议政等形式,广泛听取100多家企业和有关部门意见建议,围绕新型工业化、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形成许多建设性意见,进一步助力专精特新企业撑起广东“制造业当家”的脊梁。
向新迈进
集成电路、量子通信、商业航天、低空经济如火如荼,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竞相发展,数字经济方兴未艾……在新技术、新产业和新模式不断涌现中,广东省产业不断迭代升级,推动了生产力的质态跃迁。
2024年,省政协敏锐地抓住人工智能发展的新机遇,就如何拓展人工智能新赛道新场景开展了专题调研,并召开“粤商·省长面对面协商座谈会”,提出了“将通用大模型、行业大模型、具身智能、智能无人系统作为广东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主攻赛道,促进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一批重点行业人工智能场景应用示范,推动终端产品与服务智能化升级,形成以场景创新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升级、产业增长的发展路径”的建议。
如今,这些建议正在广东变为现实。今年,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提出,“要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两大领域下大决心、集中发力,构筑高技术、高成长、大体量的产业新支柱”。在省长王伟中点题下,省政协迅速确定了以“加快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为题召开上半年“粤商·省长面对面协商座谈会”。从2月份开始,省政协组织调研组,马不停蹄地分赴省内外城市调研考察,并召开省直部门专题座谈会、“主席·委员专家深聊会”等,围绕如何更好地聚焦技术创新、优化产业布局、培育优势企业、深入示范推广、强化支撑体系等方面开展深入调查研究,进一步助力广东打造世界级智能机器人产业集群。
未来产业,既要“看得远”,更要“抓得实”。在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上,邓勇委员建议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材料研究、装备研究和技术研究,适度突出对未来新材料、技术装备的研究与应用,通过科技自立自强推动产业升级与经济发展;卢宇彤委员建议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持续加大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持续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真正服务民生和产业;李漫铁委员则建议解决未来技术、未来产业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加强“从0到1”的支持力度,加大孵化成功率……委员们的接力履职,正在推动广东成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
向难攻坚
建设一个现代化的新广东,最大的挑战在于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不平衡。当前,广东正以最强共识、最大力度补上这块短板,以“头号力度”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下简称“百千万工程”)热火朝天、落地见效。来自政协的智慧和力量也闪烁其中。
2024年,省政协围绕“加快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开展常委会会议专题议政,联合省直20多个部门、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组成10个调研组开展深入调研,与县、镇、村一线的负责同志深入交流,重点围绕规划、产业、投融资、教育、医疗等问题召开30多场座谈会,全省各级政协组织1000多名委员同题共答、集思广益,多项建议被吸收进广东省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行动方案。
与此同时,省政协连续7年围绕乡村振兴、助推“百千万工程”落地落实开展民主监督。“每年的民主监督工作以省委、省政府主要政策措施为标尺,以问题为导向,聚焦不同的侧重点开展调查研究。”省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主任陈祖煌表示,2025年,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将以改革为主题,以人地关系为主线,聚焦“百千万工程”的重要平台和抓手,围绕“大力推进县域土地综合整治,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开展重点调研。
不仅如此,省政协主席林克庆还要求各专委会把今年调研协商工作与助推“百千万工程”结合起来开展,做实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要广泛动员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推动更多资源要素投入“百千万工程”,以实实在在成果助推全省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取得更大进展。
加快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能够释放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增长动能。粤港澳大湾区“1小时生活圈”的实现,正是区域协同发展战略的生动实践。这背后既有交通基建的“硬联通”,更有规则机制的“软联通”。如何将三地的“制度之异”转化为“制度之利”,是广东省政协持续关注的重点。
2024年,广东省政协开展加快规则衔接、机制对接专题调研协商,实地考察企业、科研机构、港澳青创基地等,在数字政协平台组织开展线上讨论,并召开了专题协商会,形成《关于“加快规则机制‘软联通’,纵深推进新阶段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专题协商会建议》,从顶层设计、营商环境、开放平台、要素流动、民生融合等5个方面提出23条建议,被省政府批转省有关部门及珠三角各市研究吸纳。今年,省政协继续深耕“软联通”领域,将围绕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市场一体化、建设大湾区国际一流仲裁机构等开展专题协商,助力做实大湾区“一点两地”全新定位。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在今年的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上,委员们精神昂扬、干劲十足,大家纷纷表示,广东人民敢为人先、敢打硬仗、敢闯新路,总能够把风险挑战变成“磨刀石”,积累了迎冲击、化危机、应变局的丰富经验,发展前景十分光明,坚信广东定将不负众望、行稳致远,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交出一份经济大省挑大梁的亮丽答卷。(记者 林仪 揭春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