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协网www.cppcc.gov.cn
首页>地方政协
人民政协报讯 柯柯牙纪念馆里,荒漠变绿洲的生态奇迹在一幅幅图片和影像的记录中,让观众了解了前辈的丰功伟绩;阿尔泰山中草药博物馆里,千姿百态的植物令游客啧啧称奇……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分布在全疆各地的特色博物馆迎来客流高峰,形色各异、琳琅满目的特色历史人文、自然科普、红色记忆、文化艺术展览,让各族群众和游客畅享文化大餐。
行走在天山南北,特色博物馆随处可见。这些博物馆展出的内容小而美、微而精,特色鲜明,展现出新疆历史人文遗迹和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与传统博物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成为新疆文博生态中一道独特的风景。
新疆特色博物馆蓬勃发展的背后,少不了自治区政协首场专家协商会的助力。
2021年11月初,首场专家协商会的主题即“促进我区特色博物馆建设”。会上,自治区政协委员和相关专家提出支持特色博物馆建设、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引导特色博物馆有序健康发展等一系列建议,并于次日与自治区文旅厅组成调研组,围绕推进特色博物馆建设主题深入调查研究,完善相关意见建议、探讨建设思路。
仅两周后,自治区文旅厅召开了“推进新疆特色博物馆建设研讨会”,对场馆建设、展陈大纲、专家团队等具体工作进行部署;11月底,全区博物馆改革发展工作会议上,特色博物馆建设是一项重要研究议题。2022年2月,自治区文旅厅联合相关部门正式发布《自治区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实施方案》,明确提出鼓励建设各类博物馆,鼓励特色博物馆展览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自治区特色博物馆的评定活动同步进行,遴选出首批25家特色博物馆。一年后,第二批25家“自治区特色博物馆”被命名。
在自治区政协积极助力下,近年新疆持续加大特色博物馆建设,鼓励各地依托特色文化资源,强化特色博物馆在推进文化润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目前,全疆已有自治区特色博物馆62家,覆盖全区14个地州市,它们或呈现新疆地域特色,或彰显不同行业特点,或围绕红色基因传承,或反映当代主题,或填补某领域空白,丰富着各地各领域的文化底蕴,满足了各族群众多层次的文化需求。
在“天马的故乡”昭苏县,昭苏天马文化博物馆是网红打卡的热门目的地;克拉玛依红色记忆展览馆带领更多人回溯历史、回忆峥嵘岁月,让红色基因“流动”起来、传承下去……如今,小而美的特色博物馆正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鲜活课堂,也让文化润疆的春雨浸润人心。
“我们将持续关注、积极助力新时代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为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自治区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任张旭表示。(马小龙)